作者:袁又能,史火喜,陈爱华
【关键词】 复方丹参注射液;,,梗阻性黄疸
摘要:目的观察复方丹参注射液对梗阻性黄疸患者肠屏障损害的保护作用。方法39例梗阻性黄疸患者,分对照组19例,治疗组20例。两组一般治疗及手术均相同,治疗组则加用复方丹参注射液16 ml+5%葡萄糖500 ml静脉滴注,分别于用药前及用药后5 d,查血TBIL,ALT,AST,TNFα。结果TNFα,ALT在治疗组中下降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结论复方丹参注射液可作为梗阻性黄疸患者围手术期的重要治疗措施。
关键词:复方丹参注射液; 梗阻性黄疸
梗阻性黄疸,由于血液中胆红素的升高以及肠道中胆盐的缺乏可致肠道粘膜屏障破坏及肠道微生态环境的改变,机体免疫功能的下降致肠道细菌及内毒素的移位,而继发内源性感染,严重者致感染性休克及多器官功能损伤。其主要治疗措施仍然是根据不同疾病引起的梗阻采取相应的外科手术治疗解除梗阻。而根据中医理论,丹参具有清热解毒、活血化淤、益气养阴之功效。可作为感染性疾病的主要辅助措施[1]。采用复方丹参注射液辅助治疗梗阻性黄疸患者20例,结果显示,患者肝功能能得到较快恢复,内毒素对机体的损害大幅度降低。分析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39例梗阻性黄疸患者随机分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20例,对照组19例。所有患者从出现黄疸至入住外科时间分别为3~16 d,平均(7±2.4)d。其中男23例,女16例;年龄最小24岁,最大80岁。分别由B超,CT或MRI提示外科梗阻性黄疸。
2 治疗方法与结果
39例患者均行手术解除梗阻,确诊引起梗阻分别为胆结石35例,胆道畸形1例,胰头癌2例,胆管癌1例。患者都在手术前3 d应用肌苷、维生素C、葡萄糖静注改善肝功能及应用抗生素治疗。其中治疗组则加用复方丹参注射液16 ml+5%葡萄糖500 ml,静脉滴注,两组患者均于用药前空腹及用药后5 d抽血查TBIL,ALT,AST,TNF-α。结果见表1。
表1 治疗前、后肝功能检测结果比较(略)
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1对表1中结果进行比较,采用 t检验。结果显示两组患者治疗前后TBIL均显著下降,但两者差异没有显著性(P>0.05)。治疗后AST二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TNF-α两组各自治疗前后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而治疗组与照组治疗水平差异有显著性(P<0.01),同时观察到治疗组、精神体力恢复明显优于对照组。
3 讨论
由结石、肿瘤等引起的梗阻性黄疸是临床常见病,Parks等[2]实验表明,大鼠在胆道结扎所致梗阻性黄疸时,1周后组织光镜或电镜超微结构检查发现,空肠、回肠,盲肠及结肠炎性改变,桥粒破坏,肠上皮之间间隙形成。粘膜上细菌附着明显增加。肠粘膜厚度下降,肠绒毛缩短。同时门静脉血液中,肠系膜淋巴结,肝脏及脾细菌培养显示肠道菌群移位。同时Parks[3]的另一项研究也表明梗塞性黄胆患者的系统免疫功能低下,表现为抗内毒抗体水平明显下降。这样产生的后果是肠屏障破坏,致肠道菌群及内毒素移位,引起机体炎性反应,严重者致多器官功能损害。保护肠屏障功能措施有许多,其中肠道营养,补充谷氨酰胺,生长激素及多肽类生长因子等,均能促进肠粘膜正常生长及损伤的修复[4]。丹参在临床上应用非常广泛。马志胜、沈文律等研究表明,丹参有以下功能,消除氧自由基,消除感染内毒素脂多糖(LPS)引起的超氧阴离子等,其作用优于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保护线粒体,改善能量代谢,减轻氧自由基对细胞的损害;调节细胞因子的分泌,而且这种调节作用是双向的;对免疫细胞的调节作用。其中丹参酮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