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谈中医临床人才的培养 |
|
学术思想。从别人的发言中汲取营养和精华,完善自己的理论观点。学生通过讨论学到的知识往往比满堂灌、死读书得到的知识更细化,理解和记忆也更深刻。老师还应鼓励学生多参与实践活动,从临床中发现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另外,平时也可指定给学生一些必读的书目,让学生写出自己的心得体会。多写作、多演讲,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培养学生能说擅写的能力。
对于学生来说,重要的是创造性地学习,养成终生学习的好习惯。学生应对知识怀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怀疑精神,善于思考,大胆提出自己的观点。要学会快速阅读文献,掌握知识要领。学会批判式学习的方法,最忌讳的是对医学现象“熟视无睹”,对医学知识“满足现状”、“因循守旧”和“从众心理”。平时多读、多写、多思考、多讨论,多总结,夯实专业基础知识。并不断吐故纳新,把现有的知识层面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3善用学习工具,自学为主,多渠道获取知识 培养学生善于利用图书馆、网络信息、多媒体等一切现代化手段,扩大知识面,从不同学科、不同领域、不同层面去寻找灵感,开启智慧之门;从不同角度观察事物,求新求异,揭示事物的本质。尤其是对人文教育和社会学的培养,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励精图治、改革创新的意识,培养为社会服务的责任感和主人翁精神。 4提高能力,不追求分数 医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科学,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实干精神、解决问题的能力,注意发掘学生的多种潜能,特别是创造性思维能力。基础知识加实践锻炼,不断反思、总结经验教训是提高综合能力的最佳方法。考试成绩只是从一个侧面反应了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但不能反映一个人的知识水平,更不能反应一个人解决问题的能力。有些同学平时不学习,临考试时才磨枪,实际东西却没有真正掌握。所以主张考试不给具体分数,而是判定等级,这样就避免了学生片面追求成绩,应付考试的“快餐式”学习方法。毕业考试成绩应综合历次的考试成绩、课堂发言、参与讨论、演讲、撰写论文的质量等多方面来决定。
上一页 [1] [2] 上一个医学论文: 谈临床护生的带教体会 下一个医学论文: 普通PCR与TD PCR在临床医学科研中应用价值的比较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