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一个合格的医学生,面对肿瘤病人,不但要求对综合治疗的各种手段有较为透彻的了解,更重要的是学会如何把多种治疗手段科学、合理地结合起来以取得更佳治疗效果。目前肿瘤现有治疗手段和治疗方案的应用多种多样,存在相当混乱的现象,而且各种新药和新医疗设备不断出现,有的证实有效、甚至有的没有证实有效也都声称其疗效比目前公认的手段更佳。因此,要教会学生如何从纷乱的方案中去伪存真,找出最佳的诊治方案,是临床本科教学中肿瘤学教师不可推卸的职责。
在肿瘤学教材使用方面也存在一定问题,我国卫生部颁发的全国肿瘤防治规范纲要中,也要求医学院校讲授一定学时的肿瘤学课程。但由于历史的原因,目前全国范围内尚未出台统一供医学生使用的肿瘤学教学大纲。部分高等医学院校根据卫生部的指示,已相继开设了肿瘤学课程,并制订了相应的教学大纲,其思路和实践值得借鉴。由于没有统一的教学大纲,以至于全国范围内至今不见统一的肿瘤学专科教材。因此,加强教材建设,编写出高、新、优的肿瘤学教材并开设肿瘤学专业必修课或选修课势在必行。在国际化教育潮流的推动下,我国肿瘤学教育的改革出现了令人瞩目的新动向,北京大学医学院、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山东医科大学、苏州医学院和南方医科大学、广西医科大学等相继开设了“现代生活与放疗”、“社会与肿瘤学”、“临床肿瘤学”等课程。这些改革对肿瘤学的教学必然带来影响,随着医学各学科的相互日益渗透,医学院校的教师普遍感到肿瘤学教学的迫切性,将肿瘤学对于医学其他学科及现代生活的渗透引入教学势在必行。事实上,近几年来有的医学院校在临床本科中开设临床肿瘤学选修课,同时,比较前几年未专门学习肿瘤学的实习医学生,前者对临床肿瘤类疾病的认识水平及处理能力大为提高,医学生一致反映开设肿瘤学课程后,其临床思维方式受到明显影响,因而,建立一套肿瘤学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显得尤为重要[4]。
近年来,肿瘤的诊断和治疗水平随着高新技术的发展有了很大提高,尤其是放疗、化疗和生物学治疗的快速发展,综合治疗得以应用,使肿瘤病人的生存期明显延长甚至部分治愈。早在20世纪70年代,人们就发现恶性肿瘤是一类全身性的疾病,单用某一种治疗方法可能会导致失败。肿瘤学家提出了综合治疗的概念,迄今,国际肿瘤学界多数同意综合治疗的效果在多数肿瘤中优于单一治疗。根据病人机体情况及肿瘤的类型、病期、生物学行为,有计划地、合理地应用现有的多种治疗手段,给病人带来裨益,这是我们医务工作者“以人为本”的最好体现,也是广大病人最殷切的希望和要求。
从医学史上看,手术是根治肿瘤的首选方法。对于某些局限性肿瘤,单用手术方法有时即可治愈。但很多病人仅依靠手术治疗不能防止肿瘤复发和远处转移,有些病人即使用了“超根治术”,也不能取得根治性效果。很多肿瘤应用综合治疗,即手术合并放射治疗或化学治疗,即使是较小的手术也能取得较好的效果。目前肿瘤手术治疗的趋向是功能性手术,即是越做越小,尽量保留器官功能。由于治疗设备和技术的快速发展,放射治疗已能根治多种肿瘤,但仍有局限性,配合其他治疗方法,就能相应提高疗效。内科治疗单独应用在很多肿瘤主要是姑息性的治疗,但对某些肿瘤已取得相当高的治愈率,它对肿瘤细胞的非选择性杀伤是其主要缺点。据报道[5]45%的恶性肿瘤可治愈,其中手术治愈率为22%,放射治疗治愈率为18%,化学药物治疗治愈率为5%。所以,合理有计划的综合治疗已在相当多的肿瘤中取得较好的疗效。近四十年来综合治疗已经取代传统的单一治疗,而且在相当多的肿瘤中提高了治愈率。
然而由于没有开设独立的肿瘤学课程,缺乏肿瘤学知识的系统性教学,很多授课教师或带教医师对于肿瘤治疗的认识也是局限于本学科,而对肿瘤的其他治疗方法知之甚少。由于知识的局限性,在教学中过分强调本学科治疗方法的优点,有关综合治疗的内容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