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鼠50只,按质量随机分为5组,每组10只,分组、给药方法及给药剂量同2.1,于第6 d灌胃后1 h,放入预先调好水温[(55±0.5)℃]的热板上,分别于30,60,90,120 min时测定小鼠痛阈,当小鼠足部接触热板受热刺激至发生舔足反射的时间为痛阈值。数据分析同上。结果见表2。表2活血定眩丸对热板致小鼠疼痛的影响 由表2可知,30 min时,高、中剂量组,阿司匹林组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意义,低剂量组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意义;60 min、90 min、120 min时,高、中、低剂量组,阿司匹林组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意义;30 min、120 min时,高、低剂量组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表明活血定眩丸可提高小鼠疼痛阈值,其作用与阿司匹林相似。高剂量组对抗热板致小鼠疼痛的时间和程度明显优于低剂量组,说明其存在一定的量效和时效关系。
2.3抗炎作用—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法[2-4]
取KM小鼠50只,雌雄各半,按质量随机分为5组,分组及给药方法同2.1,给药剂量除阿司匹林组外,其余各组亦同2.1,阿司匹林组给药剂量为0.5 g/kg(用于抗炎、抗风湿时的成人常用量为1日3~6 g)。每天灌胃1次,连续6 d,于第6 d灌胃后1 h,于每只小鼠左耳两面涂100 %二甲苯约0.1 mL;右耳作空白对照。1 h后,脱颈处死小鼠,沿耳廓颈线剪下两耳,用9 mm直径打孔器分别在同一部位冲下中央组织块,电子天平称重,以左耳组织块重-右耳组织块重为肿胀度,并计算肿胀抑制率。肿胀抑制率(%)=(A-B)/A×100 %(式中A代表空白对照组肿胀度,B代表受试药物组或阳性对照药物组肿胀度)。数据分析同上。结果见表3。
由表3可知,高、中、低剂量组及阿司匹林组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意义;低剂量组与阿司匹林组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高、低剂量组之间差异比较有统计意义。表明活血定眩丸可抑制二甲苯致小鼠耳廓的肿胀度,且高剂量组和阿司匹林组对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的抑制作用明显优于低剂量组。
2.4抗炎作用—乙酸对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的影响[2-4]
取KM小鼠50只,雌雄各半,按质量随机分为5组,每组10只,分组、给药方法及给药剂量同2.3,于第6 d灌胃后30 min尾静脉注射0.5 %伊文氏蓝溶液0.01 mL/g,随即腹腔注射0.7 %的乙酸0.02 mL/g,30 min后脱颈处死,腹部开口,用6 mL生理盐水分次冲洗腹腔,收集洗液加生理盐水至10 mL,2000 r/min离心10 min,取上清液于590 nm处测光密度,以腹腔上清液光密度值表示血管通透性。数据分析同上。结果见表4。表3活血定眩丸对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度的影响 注:与空白对照组比较★P <0.05,★★P <0.01;与低剂量组比较▲P< 0.05
上一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