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温阳法在糖尿病治疗中的运用 |
|
丸之类,使用芩连等苦寒燥湿之品,然苦寒伤阳,苦燥伤阴,常用之,终致阴阳两虚,到后期变证蜂起。故此时治疗消渴病,应以固护阳气为要,增强患者机体素质,苦寒药应少用、慎用,若不得已,也应加温阳之品,防其苦寒伤阳。跟师门诊过程中,常见导师以温阳法治疗糖尿病及其并发症,往往有效。四逆汤、茯苓四逆汤、真武汤、干姜附子汤、桂枝甘草汤等方为吾师常用之方剂。临床上辨别阴阳虚实,主要观其舌质是否偏淡或暗、脉象是否沉或浮大无根、手脚是否怕冷、口干是否喜热饮等几方面来加以判断,只要辨证准确,确为阳气亏虚,温阳之药则可大胆用之,疗效显著。
2.2 温阳与通阳
温阳法在治疗糖尿病过程中有重要作用,但这里我们所讲的温阳不仅仅是“温”的意思,还包括“通”,即温通阳气。我们通常比较重视温阳, 对通阳的问题较易忽略,通阳法主要针对寒湿郁滞或痰水瘀血内结所导致的阳气内郁不通所致的病症。在《伤寒论》中仲景治疗湿邪为患的疾病往往采用发汗、利小便的方法,发散卫表之阳气,恢复膀胱气化之功能,使阳气畅行,则湿邪自散。治疗上焦阳气虚衰所致的胸痹,仲景以瓜蒌薤白桂枝汤予之,不急于温阳,而以瓜蒌薤白等辛滑之品微通其阳,使失展之胸阳正常疏布,则阴霾自散。清代叶天士说:“通阳不在温, 而在利小便。”中焦脾土主运化水液,若其功能失常,则可出现湿邪困阻三焦的病症,如头身困重、纳呆、小便不利等。叶氏认为“太阴湿土,得阳气始运”,故在治疗上采用甘淡渗湿之品,使湿邪自小便而去,三焦气机宣展,则阳气通畅,脾阳得复。在临床上遇到此类糖尿病患者选用苓桂术甘汤、真武汤、五苓散最为恰当,以达到温阳化气利水之目的。
2.3 调畅枢机
阳气对人的重要性上面我们已经谈到,但阳气在人体升降出入的正常运行则就牵扯到枢机的问题,枢机不畅,则阳气运行之道路受阻,同样会出现种种病症,甚至表现为阳气亏虚。考“枢”《说文解字》谓:“枢,户枢也。”即门轴。《辞海》引申为:“事物运动的关键。”“枢”在中医理论
上一页 [1] [2] 上一个医学论文: 综合治疗胸腰椎结核临床观察 下一个医学论文: 补气通瘀汤治疗冠心病心绞痛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