觉症状,包括红斑、丘疹或苔藓化、角化脱屑等.按4级评分法进行评价。0、1、2、3分别表示无、轻度、中度和重度,评分下降指数=[(治疗前总积分-治疗后总积分)/治疗前总积分]×100%。痊愈为评分下降指数≥90%,显效为60%~89%,进步为20%~59%,无效为≤19%。有效率以痊愈加显效计。
132 焦虑自评量表与抑郁自评量表测定 两组病人均在分组时及治疗3个月时进行了两次评定。该量表有较好的信度、效度、敏感度,各有20个问题,偶有计1分,少有计2分,常有计3分,持续计4分,最高估分为160分。评分越高,焦虑、抑郁越严重,生活质量越差。
14 统计学处理 建立数据库,并采用SPSS 110统计软件。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症状评分比较见表1。由表1可以看出,经成组设计的两大样本均数比较的u检验,就诊当日以及第1、2周两组临床症状评分无显著性差异。第3、4周两组临床症状平均评分比较差异有显著性,表明第3、4周研究组症状改善好于对照组。
表1 湿疹临床症状评分比较(略)
22 两组治疗4周的疗效比较由表2可知两组在第1周有效率相似,χ2(有效与进步加无效比较)=095,差异无显著性(P>005);第2周,χ2=42;第3周,χ2=405;第4周,χ2=431;3个月后,χ2=53。两组的有效率之间差异均有显著性(P均<005)。从而,我们得出结论:心理治疗结合中医辨证组在治疗2周后疗效明显好于对照组。
表2 慢性湿疹治疗中及3月后疗效比较(略)
23 研究组与对照组治疗后生活质量的比较即由焦虑自评量表与抑郁自评量表测定,见表3,可知治疗前慢性湿疹患者焦虑和抑郁两组无显著性差异,3月治疗后研究组和对照组焦虑和抑郁评分有显著性差异,心理治疗干预组焦虑和忧郁情况较好于中医辨证治疗组。
3 讨论
表3 湿疹患者研究组与对照组心理状况比较(略)
从解剖和生理学上说,每1cm2的皮肤里有1000m长的神经纤维。人的精神状态、心理变化经过神经传递对皮肤影响
上一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