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乳腺癌根治术两种不同皮瓣处理方法的临床研究 |
|
bsp; 皮下置管负压吸引是临床上最常见的乳腺癌根治术后处理皮瓣的方法,但临床观察并发症较多。本组总并发症率达40.8%,皮下积液率23.3%。原因可能为皮下置管负压引流一般多为间断性负压吸引,在间歇期,管内积血易形成凝血块或组织液沉淀物堵塞管腔影响引流,也可能因吸引时负压过大,使管壁侧孔吸附于组织上而影响引流。腋下置管引流影响加压包扎,如果腋下有淋巴管瘘,不易自闭,形成积液,较高的皮下积液率引起较高的感染率和皮瓣坏死率。另外这种方法对皮瓣加压包扎要求较松,手术切缘在张力较大时,常由于得不到皮瓣蒂部有效的血供,又不能与胸壁组织紧密贴合得到血浆营养而更易坏死。国内谭明[2]总结皮瓣坏死原因为:皮瓣设计不当,张力太大;电刀操作不当致局部血管凝固性血栓形成;包扎不当致皮瓣受压受力不均;皮瓣分离不当使皮下微血管未保存,术后积液、感染使局部皮肤血管网栓塞以致皮瓣坏死。陈国林[3]认为,乳癌术中游离皮瓣将皮肤及皮下动静脉直接切断或血管闭塞致皮瓣血循环不良是导致皮瓣坏死的根本原因。因引流不畅致皮下积液,阻碍毛细血管新生,加上皮瓣与胸壁无法紧密贴合,皮瓣长时间处于游离状态,不能及时与胸壁建立血供关系,往往出现坏死、感染,因此创面的通畅引流,皮片的满意贴合直接影响皮瓣的愈合[4]。皮瓣戳孔加压包扎法处理皮瓣,其原理得自于整形外科大面积切除疤痕后大面积植皮时采用皮片多处戳孔加压包扎,其作用一方面通过压迫止血,减少渗出及出血,所戳孔可及时迅速引出渗液、渗血,并被加厚的棉垫吸收;加厚棉垫可使皮瓣受压,受力均匀,腋下持续加压包扎可使淋巴管断端早期受压闭合,不易形成淋巴瘘。戳孔还可减少缝合时皮瓣张力,改善手术切缘的血供,严格的加压包扎使皮瓣紧密贴于胸壁,通过创面血浆营养皮瓣,并便于皮瓣与胸壁重新建立血循关系。本组39例病人,4例皮下积液是因为绷带松脱或过早换药引起,1例皮瓣坏死,因乳房皮肤切除过多,行皮瓣转移引起边角皮肤坏死,但总并发症率为10.3%。两种方法对比,皮瓣戳洞加压包扎法处理乳腺癌根治术创口优于传统的皮下置管负压引流法,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TERREL G S,SINGER J A.Axillary versus combined axillary and pectoral drainage after modified radical mastectomy [J]. Surg Gynecol Obstet,1992,175(5):437-440.
[2] 谭明,刘力 .乳腺癌术后常见并发症防治[J].河北北方学院学报:医学版,2006,23(3):9.
上一页 [1] [2] 上一个医学论文: 关于转移理论在精神分析的临床实践中的思考 下一个医学论文: 糖尿病食品交换份法饮食软件临床应用效果观察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