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益气养阴活血法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观察 |
|
作者:余天智
关键词 慢性萎缩性胃炎;益气养阴活血法;中医药疗法
慢性萎缩性胃炎属于中医“胃脘痛、痞满”等范畴,是临床常见、难治之病。目前尚无特效疗法。笔者自1995~1998年采用益气养阴活血法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32例,并与单纯用西药维酶素治疗30例作对照,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2 治疗方法 2.1 3 疗效观察 3.1 疗效标准 参照《慢性胃炎中西医结合诊断、辨证和疗效标准(试行方案)》〔2〕拟定。以治疗前及停止治疗后半个月以内的检查结果为准。显效:临床症状、体征消失或基本消失;纤维胃镜复查胃粘膜灰白或苍白区消失或基本消失,血管显露不清;粘膜斑点状糜烂消失或基本消失,粘膜粗糙不平、颗粒状基本消失,胆汁反流明显改善。有效:临床主要症状、体征明显减轻;纤维胃镜复查胃粘膜灰白或苍白区范围缩小1/2以上,血管网缩小在1/2以上,粘膜粗糙、颗粒状减轻,斑点状糜烂基本消失,胆汁反流改善。无效:临床症状、体征、纤维胃镜检查均无明显改变或反见加重。 3.2 治疗结果 3.2.1 临床表现改善情况 治疗组治疗前临床表现积分为16.8±5.2,治疗后为4.8±2.3;对照组治疗前为17.5±5.1,治疗后为9.6±3.5.治疗组治疗前后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对照组治疗前后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 3.2.2 胃镜疗效比较 见附表。治疗组采用益气养阴活血法治疗,基本方为: 太子参18g(或党参15g) 生黄芪30g 白 术10g 山 药18g 白 芍15g 乌 梅15g 沙 参15g 土茯苓30g 当归尾 9g 薏苡仁30g 莪 术12g 三七粉 6g(冲服) 加减:粘膜表面粗糙不平或呈颗粒状者加白花蛇舌草30g,土鳖虫9g;胃粘膜兼有糜烂者加白及15g,煅乌贼骨12g;胆汁反流者加旋覆花12g,制半夏9g,紫苏梗10g. 2.2 对照组服用维酶素(湖北鄂州市生物化学制药厂)每次1g,每日3次。 两组均以3个月为1疗程,服药2个疗程后进行疗效评定。 诊断标准 依据1982年10月重庆全国胃炎诊治座谈会制定的《慢性胃炎分类、纤维胃镜诊断标准及萎缩性胃炎的病理诊断标准》(试行方案)〔1〕。 1.2 一般资料 62例均为本院门诊及住院患者,均符合以上诊断标准,分为两组。治疗组32例,门诊25例,住院7例;男25例,女7例;年龄最小28岁,最大65岁,平均43.2岁;病程最长13.5年,最短1年,平均10.1年。对照组30例,门诊22例,住院8例;男21例,女9例;年龄最小25岁,最大63岁,平均41.8岁;病程最长14年,最短1.5年,平均10.2年。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均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3 临床表现 将胃脘痞满、胃痛、嗳气、纳呆、嘈杂、泛酸、乏力、便溏、消瘦、贫血等主要临床表现分为无、轻、中、重4级,分别记为0、1、2、3分,治疗前后每例累计进行积分统计。治 [1] [2] 下一页 上一个医学论文: 自拟安肠汤治疗肠易激综合征39例 下一个医学论文: 再造散化裁治疗老年冠心病缓慢性心律失常36例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