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消痔注射液治疗直肠内脱垂48例 |
|
。排便费时、费力和有梗阻感多于注射后第7天逐渐解除。 7天后复查发现直肠粘膜有点状坏死现象的2例,占4.2%,再经6~7天粘膜创面修复愈合,无并发感染者。指诊直肠壁没有触及硬结的瘢痕,弹性良好。 4 疗效判断 4.1 5 讨论与体会 有习惯性便秘或慢性腹泻病史者,由于长期用力努挣排便,腹内压增高,容易引起直肠粘膜松弛,向下滑动形成内套叠;内痔晚期,肛门衬垫下移,直肠前壁粘膜反复受牵拉,容易松弛脱垂;产妇分娩时,直肠阴道膈过度扩张,盆底肌肉有不同程度劳损,产后若恢复不全,直肠阴道膈松弛,盆底肌张力下降等,易诱发直肠前壁松弛内脱垂,有的还合并会阴下降。直肠前突,造成消化道出口处有梗阻性因素存在,致使直肠排粪功能紊乱,对这类功能性出口处便秘疾病,过去认识较少〔2〕,简便易行安全可靠的治疗方法不多。不少病例因检查无肛管直肠狭窄和肿瘤而被忽视。 对直肠粘膜内脱垂引起的排便障碍,一般都主张先采用硬化剂注射或胶圈套扎疗法,无效时才作手术缝合或切除。注射常用的硬化剂,如5%盐酸奎宁尿素水溶液或5%~10%酚甘油,疗效欠佳,容易复发〔3〕。消痔注射液原称内痔硬化剂,是一种含白矾的复方制剂,对局部组织具有良好的萎缩、硬化作用和粘连固定作用(李瑞吉:内痔硬化剂的初步实验研究,全国第2届肛肠学术会议交流资料,福州,1980),用以治疗内痔和直肠脱垂,效果良好,术后反应轻微,无毒副作用〔4~5〕。李瑞吉主任医师根据直肠内套叠和直肠前壁内脱垂两种不同情况,采用不同的注射方法,操作简便,容易掌握。笔者随师临床多年,初步观察表明,应用具有收敛固涩作用的消痔注射液,在松弛脱垂的组织局部实施固脱注射,疗效是满意的。 将含白矾的消痔注射液注射到松弛脱垂的直肠粘膜下层后,部份药液会从直肠内环肌纤维的间隙中往外渗透,弥散到直肠内环肌与外纵肌之间,引起化学性炎性反应,逐步形成异物胶原纤维化,使松弛脱垂的组织萎缩硬化,粘连固定。在脱垂组织的上部注射适量药物,目的是起到高位悬吊固定作用,以减少复发机会。
上一页 [1] [2] 上一个医学论文: 牛皮纸加垫尺偏位固定治疗腕舟骨骨折18例 下一个医学论文: 肛管后方松解术治疗陈旧性肛裂610例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