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发作期121例 |
|
热郁肺和痰浊壅肺者正气亏虚和脏腑虚损尚不很严重,正气尚能抗御外邪,故病较易缓解。而阳虚水泛型和痰蒙神窍型者则脏气虚损严重,从而导致正不胜邪或邪由内生,故病难缓解。 4.2 关于辨证与辨病施治 笔者认为,本病的治疗既要重视辨证论治,又要重视辨病施治。如气喘较重者可加用麻黄、 地龙以取其扩张支气管平滑肌达到平喘作用。如感染严重可加大量鱼腥草、黄芩。心衰或浮肿明显可重用茯苓、猪苓、葶苈子等加强利尿强心作用以纠正心衰。 随着中药制作工艺的不断提高,近年来国内生产的许多中药注射剂对本病有着显著的疗效。本组病例均根据辨证与辨病相结合的原则选用数种中药注射剂静脉滴注,收效较好。 4.3 关于中药雾化吸入 中药雾化吸入治疗肺心病,是近年来中医治疗学上的又一重大进步。通过雾化可以使中药有效成份直接作用于气道,而具有湿化气道,稀释痰液,有利排痰,且具有抗菌消炎的综合作用。本组病例均应用双黄连粉针剂加入生理盐水中雾化吸入而取得较明显疗效。 4.4 关于活血化瘀 本病的病程一般较长,因气虚气滞,痰热(浊)阻滞,阳虚寒凝均可出现瘀血的表现,因此活血化瘀是治疗肺心病的有效方法〔3〕。本组病例均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辅以活血化瘀之品,如桃仁、丹参等。同时给予静脉滴注复方丹参注射液等。 4.5 关于中西医结合 本文对121例患者采取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除上述中医治疗外,均给予抗生素抗感染,低流量持续给氧,对心衰Ⅲ度、严重心律失常、酸碱及水电解质平衡失调给予对症处理等西医治疗措施,以提高抢救成功率。
作者简介:谭凯文(宾阳县中医院 530400 广西宾阳县宾州镇永武街363号) 陆岸英(宾阳县中医院 530400 广西宾阳县宾州镇永武街363号)
参考文献 1 陶天遵.临床常见疾病诊疗标准.北京:中国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1993.3~5. 2 张伯臾.中医内科学.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71~75. 3 李文辉.肺胀与血瘀探.湖南中医杂志,1994,10(4):27.
上一页 [1] [2] 上一个医学论文: 益气活血法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50例 下一个医学论文: 中西医结合治疗 型糖尿病疗效观察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