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绿色健康网 >> 医学论文 >> 临床医学论文 >> 正文  

非语言交流在心脏术后建立人工气道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愿,从而会产生许多精神心理问题,不易配合治疗和护理,并影响其身心的顺利康复[1,2]。为此,我们胸心外科ICU设计和采用了规范化手势语、图片卡、写字板和摇铃四种便于患者理解和表达的非语言交流方法,基本满足了建立人工气道患者的生理和心理需求,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现将做法报告如下:

1 研究对象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我科ICU 1998年11月至1999年10月收治的377例成年心脏手术患者,建立人工气道时间为6~18 h者251例,18~72 h者83例,>72 h者43例;男性206例,女性171例;年龄14~65岁,平均47.8岁。文化程度:文盲或半文盲32例,中小学317例,大专以上28例。
1.2 非语言交流方式
1.2.1 规范化手势语 共有7种,见表1。
1.2.2 图片卡 选用幼儿识字图片卡及自制的简易图片卡,主要为常见的水果、菜肴等图案和名称,便于患者识别。
1.2.3 写字板 让患者自己书写要求。
1.2.4 摇铃 表示想交流。

表1 规范化手势语及其含义
 

手  势  代表的意义
伸大拇指 大 便
伸小指 小 便
伸食指 有 痰
握空心拳(形如水杯) 口 渴
握实心拳(形如重锤) 疼 痛
用手拍床 想交流
握笔写字式 想写字

1.3 宣教 我们将上述非语言交流方式的使用讲解列入患者术前卫生宣教内容,责任护士向患者一一示范讲解,并在术后使用中不断予以强化。
1.4 效果评价 在患者撤除人工气道后、可正常语言表达时,由专人发放、指导填写和收集调查问卷表,患者单选或多选上述非语言交流方式的使用情况及满意度。满意度标准:满意为患者能表达或反映意愿;基本满意为患者能表达或反映的意愿多于1/2;不满意为患者能表达或反映的意愿少于1/2。总体满意率为满意与基本满意之和。
2 结果
2.1 总体满意率 377例中,应用四种非语言交流方式满意108例(28.65%)、基本满意243(64.46%)、不满意26例(6.89%)。总体满意率为93.11%。
2.2 非语言交流方式的使用人数及满意率,见表2。

表2 各种非语言交流的使用人数及满意率
 

非语言交流方式 使用人数 满意率(%)
手势语 377 362(96.02)
 
图片卡 87 82(94.25)
写字板 79 67(84.81)
摇 铃 38 37(97.37)

2.3 患者文化程度与非语言交流方式使用情况及其满意率的关系,见表3。

表3 患者文化程度与非语言交流方式使用情况及其满意率的关系
 

文化程度    人数 非语言交流方式使用人数(满意率%)
手势语 图片卡 写字板 摇 铃
文盲或半文盲 32
 32(100)
 16(93.75)
 0
 11(100)
 
中 小 学 317 317(95.90) 66(93.94) 58(82.76) 25(96.00)
大 专 以 上 28 28(92.86) 5(100) 21(90.48) 2(100)

3 讨论

3.1 非语言交流的作用 心脏手术后,如果患者的需求不能清楚表达,不能与医护人员进行有效地交流和沟通,容易产生焦虑和烦躁,致使心肌耗氧量增加,不但对病情不利,而且会使患者产生各种精神心理障碍,如不及时发现和处理,会进一步影响患者身心的顺利康复。因此,这一阶段的护患交流是心脏手术后患者整体护理的重要内容,应予充分重视和加强。

上一页  [1] [2] 


  • 上一个医学论文:

  • 下一个医学论文:
  • 相关文章
    语言干预在人文关怀中的应用
    研究非语言交流在机械通气病人中的运用
    谈非语言交流在气管切开患者心理护理中
    国外对儿童阅读能力与语言发展关系的研
    心理护理和体态语言很重要
    语言在心理护理中的运用
    非语言沟通在烧伤患者心理护理中的应用
    浅谈护士语言的艺术性
    语言交流在护患沟通中的应用
    语言技巧在整体护理中的应用
    淡谈护士语言修养
    非语言沟通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技巧
    护士语言对癌症患者的影响
    Copyright © 2006-2012 绿色健康网(www.gio.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网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