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氯沙坦治疗老年高血压病34例报告 |
|
素ⅡⅠ型受体竞争选择性拮抗剂。本组患者分别用氯沙坦及依那普利治疗,二组疗效相近,显示氯沙坦为一种高效的降压药物,与国内黄佳等报道相符[1]。氯沙坦没有部分拟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激动剂的作用,且为非肽类,这点使之在口服后即有活性,口服一次即可维持24h以上的降压作用。 氯沙坦降压效果可与依那普利相媲美,本文中部分患者用药前后进行动态血压监测,发现氯沙坦T/P比率大于50%,为一种作用时间长的降压药,有利于对靶器官的保护。本文单用氯沙坦有效降压者15例,其中50mg/d者12例,25mg/d者3例,cottlieb[2]曾观察到应用氯沙坦阻断血管紧张素Ⅱ受体,可产生血管扩张以及神经激素的效应,氯沙坦以剂量依赖形式引起血管扩张,剂量在25mg/d以下时随剂量增大,平均动脉压及周围血管阻力逐渐降低,但更大剂量,如75mg、150mg时并不产生进一步的血管扩张。用药后,血管紧张素Ⅱ浓度及血浆肾素活性均有代偿性增加,且在最大剂量时增加最多,醛固酮浓度在用氯沙坦后有显著降低,这些提示了神经激素的激活可能限制了大剂量氯沙坦的效应。故氯沙坦剂量以50mg为宜。本文对象为高龄患者,其中2例服氯沙坦50mg后出现头晕者均为80岁以上老年人,考虑与其入量少、血容量相对不足,且老年人血压调节功能差有关,减量为25mg/d后症状改善,故高龄老人剂量可酌情减少。 单药降压无效者加用小剂量双氢克尿塞12.5mg后,两组均显示降压效果显著,提示氯沙坦与双氢克尿塞伍用为一合理组合,除作用显著外,各项生化检查亦无明显改变,且价格亦比氯沙坦单药加量经济得多。副作用方面,氯沙坦比依那普利组干咳明显减少,故氯沙坦为一种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耐受性良好的降压药物。
作者简介:秦沛临(1942- ),女,山西原平人,主任医师,主要从事心内科工作。 秦沛临(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山西 太原 030001) 白冰(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山西 太原 030001)
参考文献:
[1] 黄 佳,郭冀珍.陶 萍,等.氯沙坦治疗轻、中度高血压病的疗效和安全性评价.中华心血管病杂志,1999,27:196~198 [2] Stephen S Gottlieb MD.Hemodynamic and Neurohormonal Effects of the Anglotensin Ⅱ Antagonist Losartan in Patients with congestive Heart Failure.Circulation,1993,88(No,4,part 1):1602~1609
上一页 [1] [2] 上一个医学论文: 糖尿病及肝病患者血清甲状腺激素改变的临床意义 下一个医学论文: 烧伤并发精神障碍的综合治疗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