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表Ⅱ)
2.1 急性甲型肝炎及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所有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及T3/rT3值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肝硬化8例中,低T3血症5例,低T4血症6例,高rT3血症6例,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10例原发性肝癌中,低T3血症7例,低T4血症5例,高rT3血症8例。
2.2 糖尿病患者治疗前血清T3、T3/rT3比值均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治疗后明显上升(P<0.01),T3/rT3比值达正常,但T3均值与正常对照组相比仍低(P<0.05)。治疗前rT3值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治疗后恢复正常。所有患者治疗前后血清TSH及T4值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
3 讨 论
肝脏在甲状腺激素的分布、代谢及排泄方面起着重要作用。肝脏也是甲状腺激素作用的靶器官之一。甲状腺激素的结合蛋白均由肝脏细胞合成,血浆内其浓度的变化可影响甲状腺激素的生理作用[2]。本文急、慢性肝炎患者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无变化,而肝硬化和肝癌患者表现为血清T3浓度下降,rT3增高,严重者T4浓度也下降。我们知道,正常人血中的80%T4及20%T3由甲状腺分泌,80%T3由T4在肝脏经5′—脱碘酶作用脱碘而成,肝硬化或肝癌时,由于有效的肝细胞总数减少和残存的肝细胞功能受损,而使T3、T4合成和分泌减少,同时5′—脱碘酶活性受到影响,导致T4脱碘障碍,形成低T3,高rT3血症[3]。测定肝病患者血清甲状腺激素浓度,有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文献报道,T3、T4值的下降与肝功能损害的严重性相平行[4]。作者对8例肝硬化患者进行3个月观察,其中6例T4低的患者中,3例很快死亡;存活者,其甲状腺激素水平随着病情好转明显好转。我们认为,对肝病患者,甲状腺激素水平的变化可作为疾病状态病情预后的一个有效指标。
糖尿病患者,胰岛素相对或绝对不足,代谢紊乱及酸碱失衡等诸多因素,使5′—脱碘酶活性受抑,T4在外周组织脱碘代谢受到影响,使T3形成减少,rT3的清除和降解减慢,故导致低T3或高rT3血症[5],经适当治疗后,随着病情好转及血糖值下降,甲状腺激素水平可在近期内恢复正常。血清甲状腺激素浓度改变可作为糖尿病患者病情判断、预后估计及病情观察的有价值的指标,而当临床上出现T3/rT3比值持续下降或低T4血症时,应警惕病情危重,预后不良。
作者简介:卢秋平(1966- ),女,1988年毕业于山西医学院,主治医师。
卢秋平(霍州矿务局中心医院,山西 霍州 031412)
刘东军(霍州矿务局中心医院,山西 霍州 031412)
参考文献:
[1] 陈泉伦.内科疾病中甲状腺激素及淋巴细胞T3受体的变化.中华内科杂志,1987,26(8):499
[2] 李德泉.肝硬化患者的甲状腺功能状态观察.中华消化杂志,1983,3:217
[3] Udaya M.Serum T3 and revers T3 levels in hepati cirrhosis.Am J Gastroenterology,1993,78:11
上一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