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红新
摘要:通过对25例急性心肌梗塞(以下简称心梗)患者(AMI组)早期血钾含量的检测,并与非心梗型冠心病患者(CHD组)25例血钾含量作比较,发现AMI组早期血钾明显低于对照组,同时发现下壁心梗血钾值相对较高。血钾过低者并发心律失常的机会增大。提示我们对早期心梗患者应尽早补钾。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塞;血钾;分析
中图分类号:R542.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8716(2000)01-0025-02
检测了25例急性心梗患者(AMI组)早期血钾含量,并与非心梗型冠心病患者(CHD组)比较,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两组患者为:急性心梗组(AMI组)25例,男20例,女5例,年龄42岁~76岁,平均64.5岁,为1998年住院的确诊患者。梗塞部位:下壁9例,前间壁5例,广泛前壁6例,下壁+后壁3例,累及右室2例。并发室性心律失常10例(其中发生室颤2例)。另一组为非心梗型冠心病组(CHD组)25例,男19例,女6例,年龄45岁~78岁,平均65.8岁。包括心绞痛型14例,心律失常型11例。
1.2 方法 两组均在发病后到治疗前采静脉血测定血钾、钠、氯浓度,时间为发病后2h~24h内采血。同时记录发病后1W的心电监护。
2 结 果
2.1 两组血电解质监测结果(见表Ⅰ)
表Ⅰ 血K+、Na+、Cl-监测值比较(X±S)
组 别 钾
(mmoL/L) 钠
(mmoL/L) 氯
(mmoL/L)
AMI组 3.83±0.32 137.02±7.04 101.93±5.26
CHD组 4.29±0.41 138.50±6.53 103.31±5.25
P 值 <0.01 >0.05 >0.05
两组间血钾值有非常显著差异(P<0.01),AMI组血钾明显降低,而血钠和血氯两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
2.2 监测血钾值提示下壁心梗9例均值为(4.08±0.38)mmoL/L,其它部位心梗16例均值为(3.76±0.22)mmoL/L,两者都有显著性差异(P<0.05)。
2.3 10例并发室性心律失常者,血钾均值为(3.79±0.36)mmoL/L,而无心律失常者15例血钾均值为(4.13±0.26)mmoL/L,两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
3 讨 论
3.1 血钾与病种及梗塞部位的关系 本文AMI组25例患者与25例CHD组患者比较早期确有一过性降低,与Slolmon报道一致[1]。同时发现下壁心梗血钾降低不明显,与袁风贤报道一致[2]。另外发现AMI早期发生心律失常与低血钾有关,本组中2例室颤患者血钾均小于3.50mmoL/L。
3.2 AMI早期血钾降低的机制 目前对此仍不很明确。普遍认为是AMI时应激所致,造成交感—儿茶酚胺系统活性增高,儿茶酚胺作用于细胞膜β2受体,通过cAMP激活Na+—K+—ATP酶,促进钾离子的内流,造成血钾偏低。有学者认为非选择性β2阻滞剂能抑制这种低血钾的发生,防止AMI早期出现心源性猝死。下壁心梗早期血钾比其它部位心梗略有升高,机制是下壁心梗时能刺激其支配的迷走神经,使Ach分泌增加,提高细胞膜钾的通透性,促进钾离子外流,故不易出现低血钾。
通过以上分析发现低血钾在急性心梗早期是诱发室性心律失常,尤其是室速、室颤的重要原因之一,故此类患者应早期补钾,同时可以应用β2受体阻滞剂改善低血钾状态,对减少AMI早期死亡率颇有裨益。
作者简介:徐红新(1967- ),男,江苏启东人,主治医师。
徐红新(东海县人民医院,江苏 东海 222300)
参考文献:
[1] Slolmon RJ.Ventricular arrhytmias in patients with myocardial infaction and ischmia,RelationShip toserum polassium and magnesium.Drug,1984,25(suppl):66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