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素英 郭仁维 郭晓萍
摘要:目的:观察依那普利加小剂量利尿剂对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胰岛素抵抗的影响。方法:检测42例EH患者治疗前后及20例非EH者(对照组)的空腹血糖、血胰岛素浓度,计算胰岛素敏感指数(ISI),同时观察血压变化。结果:EH组治疗前血胰岛素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而ISI显著降低(P<0.01)。结论:依那普利加小剂量利尿剂在有效降压的同时可改善EH患者的胰岛素抵抗。
关键词:高血压;依那普利;利尿剂;胰岛素抵抗
中图分类号:R54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716(2000)01-0028-02
国内外研究业已发现,大多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存在着胰岛素抵抗(ISR),ISR是高血压与冠心病的一个独立危险因素。抗高血压治疗是否可降低冠心病的发病与死亡,除与降压效果有关外,还与是否改变ISR有密切关系。通过对比EH患者治疗前后血压、空腹血糖、胰岛素水平的变化来观察依那普利加小剂量利尿剂对胰岛素抵抗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996年2月~1997年5月入院符合WHO诊断标准的42例EH患者,男25例,女17例,年龄38岁~79岁,其中Ⅰ期16例,Ⅱ期26例,体重指数(24.8±0.82)kg/m2。正常血压对照者20例,系本院健康体检者,男11例,女9例,年龄36岁~78岁,体重指数(24.1±1.1)kg/m2。所有观察对象均除外肥胖、糖尿病及严重心、肾、脑并发症,并除外继发性高血压。
1.2 测定方法与观察指标 受试者试验前停用其它降压药2W,测空腹血糖、血胰岛素,求出胰岛素敏感指数ISI(ISI=1/空腹血糖×血胰岛素)[1]。第二天EH患者给予马来酸依那普利胶囊(佛山康宝顺药业有限公司生产)5mg,每日2次,口服,降压效果不理想者可增至10mg,每日2次,双氢克尿噻12.5mg,每日一次,连续治疗6W后复查前述指标,同时记录治疗前及治疗后第1W、第2W、第6W血压变化。血糖采用葡萄糖氧化酶法,血胰岛素采用放射免疫法(药盒由北京北方生物制品研究所提供)。血压测量在患者安静休息15min后,用标准水银柱袖带血压计测量右臂坐位血压,用听诊法以柯氏第1相作为收缩压,柯氏第5相作为舒张压,连续3次(间隔2min),取其平均值,受试期间分别在治疗前3d和服药后第1W的每天及2、6W的最后3天所测的各次血压平均值作为治疗前和治疗后各周的血压值。
1.3 统计学处理 数据以X±S表示,用t检验法进行统计学显著性分析。ISI为非正态分布,取其自然对数使之正态化后进行分析。
2 结 果
EH组的空腹血糖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血胰岛素浓度明显增高,ISI下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用药治疗后血胰岛素浓度下降。而ISI升高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EH组患者自服药后血压开始逐渐下降,至第2W基本达到最大疗效并处于稳定,平均血压为18.97±1.17/10.76±0.53kPa。经6W治疗血压平均下降3.92±1.38/3.11±0.62kPa,与治疗前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各参数结果(见表Ⅰ)。
表Ⅰ 对照组与EH组治疗前后参数比较
组 别 体重指数
(kg/m2) 收缩压
(kPa) 舒张压
(kPa) 血 糖
(mmoL/L) 血胰岛素
(mu/L) ISI
对照组 22.86±0.74 16.96±1.52 10.84±1.29 5.01±1.68 8.14±2.96 -3.61±0.56
EH组
用药前 23.54±0.82 23.10±2.141) 14.25±0.791) 5.74±1.26 16.21±4.321) -4.46±0.611)
用药后 23.16±0.69 18.82±1.752) 10.86±0.622) 5.12±1.08 10.98±3.3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