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绿色健康网 >> 医学论文 >> 临床医学论文 >> 正文  

69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临床分析

,故同样值得高度重视。

表Ⅰ 医源诱因组与非医源诱因组的生化指标及预后比较(X±S)
 

  RBG
(mmoL/L) K Na CO2CP BUN CR
(μmoL/L) 渗透压
(mmoL/L) PH值 ARF例数
(%) 病死例数
(%)
医源诱因组
(n=10) 23.75
±3.91 4.56
±0.50 144.3
±5.10 15.1
±4.9 17.12
±7.60 305.4
±198.8 338.59
±21.38 7.32
±0.03 3
(30) 2
(20)
非医源诱因组
(n=59) 20.20
±2.92 4.22
±0.52 140.88
±4.69 19.9
±3.3 9.94
±2.70 130.5
±37.7 320.34
±14.43 7.41
±0.06 2
(3.4) 0
(0)
P  值 <0.002 >0.05 <0.05 <0.001 <0.001 <0.001 <0.002 <0.001 <0.02 <0.02

  临床表现仍以消化道症状、原有DM症状加重和脱水表现多见,头痛、头晕、倦怠、意识改变及急性胃粘膜病变尚属少见。但医源诱因组中RBG、BUN、CR、Na、渗透压、ARF发生率及DKA病死率明显高于非医源诱因组;CO2CP及PH值则明显低于非医源诱因组。可见给DM病人静脉滴注葡萄糖及糖皮质激素可使DM代谢紊乱、脱水、血液浓缩及高渗状态明显加重,甚至增加ARF发生率及DKA病死率。
  由于本组病例严格遵守小剂量胰岛素、扩容、抗炎、去除病因、维持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等原则,对ARF者及时予以血液透析,并及时处理流产、死胎等并发症,抢救成功率较高,总死亡率低于国外报道下限[5、6]。本组病例2例妊娠合并DKA者由于未控制或未发现DM,入院时已发生难免流产及死胎,胎儿存活率0%。
  随着DKA病程延长、脂肪动员增加、加之机体对酮体的利用和清除不足,血、尿酮体升高应与病程呈正相关,由于本院血、尿酮体检验只进行定性分析,故本文未进一步加以讨论。
作者简介:李 玢(1962- ),女,河北省人,主治医师,学士学位,主要从事内分泌科工作。
李玢(铁道部第三工程局中心医院,山西 太原 030006)
赵民(铁道部第三工程局中心医院,山西 太原 030006)
张强(铁道部第三工程局中心医院,山西 太原 030006)

上一页  [1] [2] 


  • 上一个医学论文:

  • 下一个医学论文:
  • 相关文章
    十二指肠损伤的诊断与治疗(附19例报告
    麻城市1969~1998年儿童伤害死亡趋势和
    1059例一次隆鼻联合美容术报告
    外阴癌39例手术治疗及预后分析
    胆囊息肉样病变109例分析
    249例重型颅脑损伤救治策略分析
    小儿肠套叠59例诱发因素及临床特点分析
    小儿惊厥309例临床分析
    肾造瘘支架管在离断性肾盂成形术中的应
    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9例分析
    急诊ESWL治疗后尿道结石并急性尿潴留2
    中心静脉穿刺管在婴幼儿心脏直视术后胸
    股骨粗隆间骨折DHS内固定69 例临床分析
    Copyright © 2006-2012 绿色健康网(www.gio.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网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