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中风囊,胶质细胞增生或粘连等病理刺激引起癫痫发作,而蛛网膜下腔出血则很少有后期出现癫痫发作者,本组3例均在急性期发生。
脑梗塞早期,由于急性期脑血液循环障碍缺血缺氧引起脑水肿和代谢紊乱,可能是癫痫发作的病理基础。脑梗塞恢复期,缺血改善,脑水肿消退,代谢障碍减轻,癫痫发作则主要是由于血红蛋白、铁、铁蛋白的沉积和胶质细胞增高等所构成的癫痫灶所致[6]。
3.5 治疗 治疗上除积极治疗原发病外,癫痫发作情况应区别对待,本组32例中,急性期出现癫痫发作,发作次数少者,有的则为一次性发作,一般只临时用安定或苯巴比妥钠,而不需长期用抗癫痫药。恢复期出现癫痫发作者,发作次数少(半年内发作1次~2次)者则不必服用抗癫痫药,对发作频繁者应常规抗癫痫治疗。
作者简介:刘新有(1962- ),男,山西运城人,主治医师,学士学位,主要从事临床神经内科工作。
刘新有(山西煤炭中心医院,山西 太原 030006)
参考文献:
[1] 孟家眉.对脑卒中临床工作的建议(1986年全国第二次脑血管病学术会议通过).中华神经精神科杂志,1988,21:37
[2] 黄远桂,吴声伶编著.临床脑电图学.西安: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84.141~152
[3] Louis Hs,Dowen FM.Epileptic seizures in nonembltic cerebral infarction.Arch Neuro,1967,17:414
[4] 曾伟英.脑出血后的癫痫发作.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1999,25:122
[5] 吕太聪,吉中国,迟兆富,等.脑梗死继发性癫痫.临床神经病学杂志,1991,4:23
[6] 郑彩梅.脑血管病继发癫痫33例尸解分析.中国神经疾病杂志,1985,11:218
上一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