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绿色健康网 >> 医学论文 >> 临床医学论文 >> 正文  

二维超声测定全肠外营养患者胆囊排空功能的临床研究

例,年龄28岁~73岁,经化验、超声和CT检查排除肝胆和胰腺病变,无糖尿病和神经肌肉性疾病。
1.2 方法 30例患者随机分为3组,每组10例。A组:对照组,一次性快速静脉滴注0.9%生理盐水,1.8g,0.09g/min(200mL/20min);B组和C组:一次性快速静脉滴注6.9%氨复命(15-HBC,天津氨基酸公司生产,由15种氨基酸组成,氨基酸含量6.9%)12.4g,2.48g/min(180mL/5min)。胆囊排空功能用胆囊排空分数(EF)值表示,A、B两组应用二维超声法测定,C组用同位素肝胆动态显像法测定。超声法:采用Dornier AI 5200型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3.5、5.0MHz。患者仰卧位或左侧卧位,分别在IVAA前及IVAA后每隔10min于同一呼吸时相、同一部位进行测量,先显示胆囊最大纵断面,获得长径(L),然后旋转探头90°显示胆囊最大横断面,获得宽径(W)和高(H),由该机内置式胆囊容积(公式如下)计算程序自动显示胆囊容积:V=L×W×H[1]。每个时点的EF值由下面公式算出。

 

  同位素肝胆动态显像法:采用ElscintSP-4HR型SPECT仪,探头视野包括肝、胆和部分肠管。患者仰卧位,于肘静脉注射显像剂(99mTc-EHIDA)5mGi后,立即行IVAA前胆囊和肝区序列显像,每隔10min摄像1帧,作为基础对照值,随即IVAA,摄像方法同前。用药前后均以胆囊为感兴趣区测定放射性计数,按下式计算EF值。

 

1.3 统计学分析 各组测值以±s表示,采用t检验进行统计学处理。
2 结  果
  A、B、C三组平均EF峰值分别为(2.13±0.41)%、(57.02±4.73)%和(53.63±3.49)%(见表Ⅰ)。B组与A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01),说明快速IVAA后EF值显著升高。B、C两组间无差异(P>0.05),表明实时超声和同位素肝胆动态显像两种手段均可准确测定EF值,而且两组在IVAA后40min胆囊EF达最大值(见图Ⅰ)。
  

表Ⅰ 各组患者胆囊排空分数峰值表
 

分组 X±S P
A组
B组
C组  2.13±0.41
57.02±4.73
53.63±3.49 <0.001
>0.05

 

图Ⅰ A、B、C三组用药后胆囊EF值

3 讨  论
  胆囊具有贮存、浓缩胆汁和调节胆道压力的功能。临床和动物实验证明,TPN损害了胆囊收缩排空功能,出现胆汁淤积、胆泥和胆石形成[2、3、4]。TPN引起的淤胆伴随胆汁分泌减少是导致胆囊扩张、胆汁淤积的重要因素[5]。Messing等[6]用超声方法研究证明,接受TPN 4W~6W,50%患者发现胆泥,6W以上全部发现明显胆泥;有胆泥的14例患者中,6例有结石,恢复饮食后胆泥消失,证明进食是促进胆囊排空最合乎生理的手段,但TPN患者多数不能进食而难以实现。因此,寻求一种胃肠外的预防和治疗方法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本实验中,我们选择一次快速静脉滴注15-HBC,应用二维超声检测胆囊排空功能,并与同位素肝胆动态显像法对比,所获实验数据和Nealon等[7]的研究结果一致,表明胆囊对IVAA敏感性和其它终末器官类似,证实15-HBC可引起明显的胆囊排空,其机制主要直接或/和间接刺激小肠含有胆囊收缩素的细胞释放胆囊收缩素,通过血液循环作用于胆囊[8]。
  目前用于测定胆囊排空功能的影像学方法主要有X线胆囊造影、同位素肝胆动态显像和胆囊超声显像,其中同位素肝胆动态显像的准确性已被证实[9],本研究把二维超声测值与之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揭示二者均能准确测定胆囊收缩排空功能,而二维超声技术以其无创、简便、直观、价廉等特点为临床广泛应用。

上一页  [1] [2] 


  • 上一个医学论文:

  • 下一个医学论文:
  • 相关文章
    超声血管造影在周围血管闭塞性疾病治疗
    胎儿肺囊腺瘤样畸形的超声诊断及临床意
    肾综合征出血热肾脏二维超声的时相性改
    腹部闭合性损伤的超声诊断价值
    输尿管镜下超声碎石术治疗尿道结石并尿
    超声心动图监测肥厚梗阻型心肌病经皮冠
    内镜超声在胰腺内分泌肿瘤  胰岛素瘤诊
    阴道超声照射对子宫内绒毛的影响
    多巴酚丁胺负荷超声心动图评价小儿心脏
    超声测量肺动脉和主动脉血流收缩时间间
    胎儿及新生儿的超声监测
    妊娠期妇女骨量定量超声测定及评价
    超声对中医药治疗不孕证疗效监测
    Copyright © 2006-2012 绿色健康网(www.gio.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网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