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绿色健康网 >> 医学论文 >> 临床医学论文 >> 正文  

单环密集套扎术治疗食管静脉曲张的临床评价

痛定方可缓解 ,但次日疼痛多缓解。全部病例于术中或术后短期内未出现与套扎相关的大出血,也无发热 、胸水、食管穿孔、食管狭窄等严重并发症。本文未发现因外套管置入引起的严重并发症。

3 讨  论

  自Stiegmann提出食管静脉曲张单环套扎(EVL)技术以来,九十年代初国内已迅速开展。经过 多年的世界范围内的研究,最近在有关门脉高压的国际会议上EVL被认为是预防静脉曲张再 发出血的最佳内镜治疗方法。Binmoeller等[1]根据五篇随机对照研究结果认为EVL 应取代食管静脉曲张硬化(EVS)作为食管静脉曲张出血的首选内镜下治疗方法。于中麟 [2]首先将单环顺序密集套扎法介绍到国内,进一步推动我国EVL的广泛开展。本研究对 单环密集套扎和单环标准套扎法的比较结果表明:密集法平均每例套扎次数明显少于标准法 ,大大减少了患者反复作套扎的痛苦。而且,密集法的曲张静脉消失率明显高于标准法(96 %对72.7%),缩短了住院日,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由于密集法是将10个以上的“O”型 圈一次套扎在曲张静脉上,使其曲张静脉血流全部阻断,利于静脉内血栓形成,短期内使曲 张静脉消失,而标准法则不能达到此目的。
  采用密集法到底每次套扎多少“O”型圈尚无统一标准,有报道一次可套扎20余个圈。实践 结果表明,应根据静脉曲张程度决定选取套扎的圈数。一般来说每条静脉上套扎3个~5个“ O”型圈,每次共用10个~15个圈足以使全部曲张的静脉被套扎。当在食管远端进行充分、 牢固的套扎后,食管近端曲张静脉的血流量则明显减少,曲张的静脉由蓝变白、变扁,此时 若进行过量的套扎反会因吸引不起来过大的静脉球而致“O”型圈易脱落。
  随着新型套扎器的出现,目前我国已引进国外的五环、六环、八环套扎器,可进行一次快速 、多环套扎、方法简便,短时间内即可完成操作,但是环数越多的套扎器头部较长,插入时 较常规胃镜要难。套扎器内的牵拉线较多,加之套扎时食管内粘液的粘附,使视野并不十分 清晰,对镜下选择套扎的靶静脉有些影响,而且不能做到一次性密集套扎。另外其价格高昂 ,不能普遍被患者接受。单环套扎器套扎前必须首先置入外套管以建立内镜通道,置入外套 管时会给患者带来一定的痛苦,Baroncini等[3]认为套扎治疗的主要问题是使用外 套管,曾有1例发生食管深部病变。Binmoeller[1]也认为EVL多数并发症与所用的 外套管有关,甚至可引起严重的出血或穿孔。国产的外套管系塑料制成的圆筒状,质地较硬 ,放置时费力,患者相对有些痛苦。丹麦产的外套管为塑料制品,其塑料中混有螺纹状钢丝 ,相对较柔软,且有支撑力。其前端成斜面,插入时相对较易,患者痛苦较少。因此我们认 为在使用国产外套管时应稍加改良,将其前端削成斜面(半坡状)。操作前放在热水中浸泡片 刻,使之变软,外涂以硅油,插入时便不感到困难。一旦外套管顺利置入,单环套扎治疗对 患者无明显不适,可顺利依次进行套扎。在单环套扎器治疗过程中,每次更换套扎环时,可 对套扎器内粘液进行清洗,使视野十分清晰,有利于内镜下选择套扎点,且其价格相当低廉 。应用单环密集套扎法,每次套扎圈数远比新型多环快速套扎器为多,曲张静脉消失快。

上一页  [1] [2] 


  • 上一个医学论文:

  • 下一个医学论文:
  •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6-2012 绿色健康网(www.gio.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网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