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隔姜灸治疗乳腺增生病的临床疗效观察 |
|
激素结果显示针刺后血清E、PRL水平下降明显,FSH明显升高E对CD呈负相关,对CD/CD 呈正相关。提示乳腺增生患者存在细胞免疫功能及性激素的紊乱,针刺后可使这种紊乱得以调节。 在选穴上,选用相关文献最常用的穴位:膻中、屋翳 、乳根、阿是穴(肿块);膻中穴,气之会穴,灸之既可调理全身之气,又能宽中理气;足阳明胃经之屋翳、乳根二穴直接作用于乳房,畅通阳明经气,调和冲任两脉;灸阿是穴(肿块)使药物直接进入病灶;修氏[4]在研究发现屋翳穴是治疗乳腺增生的主要穴位,治疗机制可能有:①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对局部积累的有害代谢物质具有稀释作用,同时可以减轻局部水肿,调节PH值,缓解疼痛;②调节激素水平,降低乳腺细胞与激素结合的机率,减少细胞增殖能力;③通过调节乳腺细胞激素受体的表达,整合细胞的功能,从而达到下调细胞应激水平的目的。 中医传统的灸法具有温经散寒、活血通络的作用,现代研究证实灸法可以调整机体免疫力,从而影响内分泌一神经一免疫网络,而乳腺增生的发病多与机体免疫力下降、内分泌失调而导致的乳房腺体增殖有关。笔者在应用传统的隔物灸法,通过艾灸姜汁,利用姜汁的穿透能力强,更有利于药物的透皮吸收,使其发挥局部消肿止痛作用,又有利于调节全身的内分泌、免疫系统,从而做到标本兼治,所以取得较好的疗效。本疗法止痛快、疗程短、无副作用、易于推广应用,是目前一种较为满意的治疗方法。 1.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 【S】.南京 :南京大学出版社 ,1994,45~46 2. 针刺治疗乳腺增生病及其对乳腺组织影像和血流动力的影响. 中国针灸,2005(25)9;619~621 3. 徐 铮,刘丽军,修贺明,等.针刺对乳腺增生病患者T细胞亚群与性激素关系的影响[J].上海针灸杂志,1998.17(5):7. 4.修贺明 刘丽军 刘彦卿.“屋翳”穴与多穴针刺对乳腺增生病模型大鼠腺体的影响. 针刺研究,2007,(32)3 ;179~181
上一页 [1] [2] 上一个医学论文: 化橘红多糖对小鼠免疫调节功能的研究 下一个医学论文: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转开腹46例分析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