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绿色健康网 >> 医学论文 >> 临床医学论文 >> 正文  

隔姜灸治疗乳腺增生病的临床疗效观察

杨海泉单位:佛山市三水区计划生育服务站
通讯地址:佛山市三水区西南街道沙头涌南路5号
职称:主治医师
出生年月:1975年10月
【摘要】  目的 观察 隔姜灸治疗乳腺增生病的疗效。方法 将125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应用隔姜灸,对照组予中药治疗 。结果 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隔姜灸治疗乳腺增生病疗效满意。
【关键词】 乳腺增生病 穴位 艾灸
乳腺增生病(Hyperplasia of Mammary Gland,HMG)又称乳腺结构紊乱,是乳腺导管和小叶在结构上的退行性和进行性病变,属中医学“乳癖”范畴,西医治疗本病多用对抗雌激素为主,但效果不太理想且副作用大,针灸疗法依据辨证论治治疗本病,方法多样,疗效确切且无副作用,发挥了巨大优势,但针刺治疗很多患者难以接受,我站用艾条隔姜灸治疗本病,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临床资料
125例乳腺增生病女性患者全部来源于我站门诊,按抽签法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63例,年龄16~57岁,平均(39.35±2.98)岁;病程1个月~9年,平均(23.53±5.63)月;已婚58例,未婚5例;单侧乳房发病45例,双侧18例;病变在1个象限48例,2个象限以上15例。对照组62例,年龄17~56岁,平均(38.79±3.13)岁;病程2~10年,平均(25.37±5.95)月;已婚54例,未婚6例;单侧乳房发病46例,双侧16例;病变在1个象限49例,2个象限以上13例。
以上 2组临床资料包括年龄、病程、病情分布,经统计学处理,各项指标 P>O.05,表明具有可比性。
1.2诊断依据
参照2002年中华中医外科学会乳腺病专业委员会第八次学术会议标准:(1)乳房有不同程度的胀痛、刺痛或隐痛,可放射至腋下、肩背部,可与月经、情绪变化有相关性,连续3个月或间断疼痛3-6个月不缓解;(2)一侧或两侧乳房发生单个或多个大小不等、形态多样的肿块,肿块可分散于整个乳房,与周围组织界限不清,与皮肤或深部组织不粘连,推之可动,可有触痛,可随情绪及月经周期的变化而消长,疼痛不减轻或加重;部分病人乳头可有溢液或瘙痒;(3)全部病例均经乳房彩超确诊,部分病例经钼靶片或病理活检,排除了其他乳房疾病及癌变。
1.3治疗方法
2.1治疗组:
使用药艾隔姜灸膻中、屋翳 、乳根、阿是穴(肿块)每穴灸3柱,每日一次,10次为 1个疗程,疗程间休息3d,月经期不治疗。
2.2对照组
采用沈阳辽河制药厂生产的乳癖消贴膏,自月经来潮第14天起,到下次月经来潮止,1次/d,14 d为1个疗程, 3个月为1疗程。
1.4疗效标准   按《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乳癖疗效标准拟订。治愈:乳房疼痛及乳块消失。好转:乳房疼痛减轻,乳块消失1/2以上。无效:乳房疼痛及肿块无变化。
1.5统计方法  采用SPSS统计软件X2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
5 结  果
2组临床总体疗效比较
组别 例数 治愈 好转 无效
治疗组 63 34 22 7
对照组 62 13 22 27
结果显示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 (P<0.01)。
6 讨论
乳腺增生病属祖国医学“乳癖”的范畴,以乳房疼痛、肿块为主症,有时可伴有乳头溢液。陈实功在《外科正宗 》中指出“乳癖乃乳中结核,形如丸卵,或重坠作痛,或不痛,皮色不变,其核随喜怒而消长”,并认为本病“多由思虑伤脾,恼怒伤肝,郁结而成也”。有学者[2]认为本病是以肾虚冲任失调为本,肝郁脾虚、痰凝血瘀为标,病位涉及肝、脾、肾,但其首发因素为肝郁,基本病机特征表现为肝郁脾虚,痰瘀互结。现代医学认为,其发病的主要原因是周期性的内分泌激素失调和(或)乳腺组织对激素的敏感性增高。除了雌、孕激素比例失调之外,催乳素升高亦可直接刺激乳腺组织,提高其对激素的敏感性,同时更加抑制孕酮分泌,刺激E2合成,加重乳腺组织的增生。徐氏[3]等应用抗人淋巴细胞单抗OKT系列,以 APAAP法和放射免疫法分别测定了l6例乳腺增生病患者针刺前后的外周血T细胞亚群和血清性

[1] [2] 下一页


  • 上一个医学论文:

  • 下一个医学论文:
  • 相关文章
    针灸治疗宫颈癌术后尿潴留的研究
    艾灸治疗原发性直立性低血压
    艾灸治疗耳廓假性囊肿30例
    针灸治疗腰痛150例
    针灸治疗心血管疾病中关于代谢组学的研
    针灸治疗肥胖的理论依据
    针灸治疗胃肠动力障碍性疾病的临床
    温针灸治疗妇科恶性肿瘤术后膀胱功能障
    针灸治疗带状疱疹的效果观察
    瘢痕灸治疗神经性皮炎42例
    蜡烛灸治疗体虚感冒100例
    硬膜外腔药物封闭配合针灸治疗腰腿痛
    麦粒灸治疗带状疱疹76例
    Copyright © 2006-2012 绿色健康网(www.gio.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网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