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文荣 顾可梁
急性白血病(Acute Leukemia)的诊断在一般临床实验室主要以形态学(Morphology,M)为主。由于80年代认识到白血病发病过程中的基因和表型变化对各类白血病的诊断与治疗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提出了白血病MIC分型。近两年急性白血病分子特征的研究取得了明显进展[1,3],尤其是对染色体易位形成嵌合基因,可以通过PCR技术加以检出。分子生物学技术是评价急性白血病的急性程度,克隆特性及分型的有效方法,从而提出了白血病MICM(Morphology,lmmunology,Cytogenetics,Moleculer biology)分型方案。本文就急性白血病MICM分型实验诊断作一概要介绍。
1 形态学分型
根据FAB和国内形态学分类将急性白血病分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并分为L1、L2、L3三个亚型,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ANLL),再分为M1、M2(M2a,M2b),M3(M3a,M3b),M4(M4a,M4b,M4c,M4e),M5(M5a,M5b),M6和M7共七型[2],临床形态学分型可对90%以上的急性白血病作出诊断,是目前最多和最广的诊断方法,也是今后急性白血病诊断的基本方法。
2 免疫学分型
随着大量单克隆抗体的不断问世,免疫技术不断改进,尤其是流式细胞技术(FCM)的广泛应用,急性白血病免疫表型发展迅速。利用白血病的免疫标记可明确区分ALL和AML,并作亚型鉴定。
2.1 ALL免疫分型 以细胞免疫标志将ALL分为T-ALL,(占20%)和B-ALL(占80%)。T-ALL主要表现为TdT(+),CD3(+/-),CD7(+/-),B-ALL表现为SmIg(+),CD10(+/-),CD19(+/-),HLA-DR(+)。T-ALL又分为两型,急性早期T前体细胞白血病(early T-precursor ALL)和急性T细胞白血病(T-ALL),前者以CD7(P40)(+)为主,CD2和TdT均为阴性;后者CD7,CD2和TdT均为阳性。B细胞系ALL分为四型:急性早期B前体细胞白血病(early,B-precursor ALL),普通型ALL(C-ALL),急性前B细胞白血病(PreB-ALL)和急性B细胞白血病(B-ALL)(见表1)。
表1 急性B细胞系白血病的免疫分型
类别及核型 CD19
(B4) TdT Ia CD10
(CALLA) CyIg SmIg FAB
分型
急性早期B前体细胞白血病 + + + - - - L1,L2
普通型ALL + + + + - - L1,L2
急性前B细胞白血病 + + + + + - L1
急性B细胞白血病 + - + + -/+ + L3
2.2 AML免疫学分型
髓系相关抗原的表达反映了细胞的起源,但并不能完全替代细胞的成熟程度,但以下几类有了一定共识,CD34为造血干细胞标志;CD34表达与AML使分化形式相关[4],在M1,M2a和M5a型往往有较高的表达率。CD13,CD15和CD33与分化程度相对较高的AML相关,50% M3可见(+),CD14与单核细胞白血病相关(M4,M5),抗髓过氧化物酶(MPO)单抗为AML所特有,比CD37,CD13更敏感;新发现单抗M1 95反应谱与CD33近似;CD4a的单抗被认为是鉴别M6,M7的敏感而特异的单抗。目前研究某些抗原的表达与临床预后的关系,有人报道CD34阳性的AML缓解率明显低于阴性的AML,CD+13预后差,生存期短。CD33和CD13抗原表达的比值(CD33/CD13)大于1的患者完全缓解率高,生存期相对较长。AML的FAB分型与免疫学分型见表2。
表2 急性髓细胞白血病FAB分型与免疫标志
抗 体 M1 M2 M3 M4 M5 M6 M7
HLA-DR + + - + + +/- +/-
CD34 + +/ - +/- +/- - +/-
CD33 + + + + + +/- +/-
CD13 +/- + + + + - N
CD14 - +/- - + + - N
CD15 - + +/- + + +/- N
血型糖蛋白A - - - - - + -
血小板GP - - - - - - +
ⅡbⅢa/Ⅰb
注:N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