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绿色健康网 >> 医学论文 >> 临床医学论文 >> 正文  

超声诊断胸主动脉瘤和夹层剥离

me;s 综合征躯体征者3例。全部病例脉压差均增大,且有周围血管征等典型的重度主动脉瓣关闭不全表现。
  动脉硬化合并高血压者13例,平均年龄53.6(39~65)岁,男8例,女6例。位于主动脉弓、降部真性动脉瘤7例;假性动脉瘤1例,急性A型夹层剥离4例,慢性B型夹层剥离1例。前者均有突发胸前区、背部剧烈疼痛和短暂性休克;后者仅感背部隐痛。
1.2 检查方法 应用美国产ATL Mak 600型超声诊断仪和Acusan 128×9/10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系统,探头3 MHz,用二维、M型、脉冲、连续波多普勒及彩色血流显像多种方式。检查时患者取仰卧位及左侧卧位,常规检查心脏内部结构,然后自胸骨左缘二、三肋间检查主动脉根部并向升主动脉及降主动脉扫查,主动脉弓及降主动脉主要采用胸骨上窝降主动脉长轴切面,仔细观察血管壁的变化,有无夹层剥离、血栓、斑块等,然后应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技术,识别真假腔和寻找破裂口,测量血流速度,并注意频谱时相与宽度,用Polaroid摄片或录相记录作资料分析。

2 结果
2.1 诊断符合率 20例患者施行手术,19例术前超声诊断及分型与手术和血管造影符合,诊断符合率95%,仅1例主动脉降部远端动脉瘤因瘤体巨大(直径7.0 cm),其内多处出现血栓、机比,误诊为纵隔肿瘤。
2.2 超声影像特征 ①升主动脉瘤特征性改变:主动脉壁变薄,主动脉瓣环及升主动脉显著扩张,内径≥5.0 cm,大动脉短轴切面显示主动脉瓣环扩张,舒张期三个瓣呈“三角形”改变而未合拢,收缩期呈“三叶花瓣”样改变(如图1),5例M型超声显示二尖瓣前叶呈“毛刷样”扑动波,后叶收缩期呈“吊床样改变”,6例彩色多普勒于舒张期均显示主动脉瓣五彩相间返流血流信号。②主动脉弓、降部真性动脉瘤改变:动脉血管局部扩张,内膜粗糙,可见局限性隆起和弥漫性增厚的斑块,彩色多普勒显示瘤体内出现彩色血流信号,多普勒显示为收缩期血流频谱。1例峡部蒂状囊性动脉瘤,显示左上纵隔区一圆形,大小为6 cm×4 cm无回声包块,壁光滑,无搏动,X线片诊断为纵隔囊肿,彩色多普勒显示内充满以蓝色为主的多色血流,在胸骨上窝扫查见包块在降主动脉近端左侧,并可见到彩色血流经一处进出瘤体,流入瘤体内血流可见旋转。③主动脉夹层剥离改变:动脉血管腔内可见撕裂的内膜呈带状反射(如图2),均有不同程度的规律性搏动,收缩期向壁侧,舒张期向管心移动,在破裂口邻近部位搏动较强。2例A型和3例B型病例破裂口均在升主动脉,彩色多普勒血流显示破裂口处收缩期兰色血流进“假腔”和舒张期少量红色回“真腔”的互相反方向血流,真腔血流速度较快,颜色鲜亮,而假腔血流缓慢,颜色暗淡(如图3)。



图1 主动脉根部短轴切面见主动脉瓣收缩期呈“三叶花瓣”状



图2 降主动脉长轴切面,血管腔内见撕裂的内膜呈带状反射



图3 主动脉夹层剥离,箭头所示明亮区为进“假腔”的血流

2.3 术后病理学检查 1例为先天性动脉瘤,1例为假性动脉瘤,6例为Marfan′s 综合征,病理改变为中层囊性坏死,其余均为动脉粥样硬化性动脉瘤。

上一页  [1] [2] 


  • 上一个医学论文:

  • 下一个医学论文:
  • 相关文章
    超声血管造影在周围血管闭塞性疾病治疗
    Colles骨折合并桡腕关节背侧半脱位临床
    影响心电图运动试验对冠心病诊断的因素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病因诊断的评估
    华夏风湿性疾病诊断治疗学术会议纪要
    十二指肠损伤的诊断与治疗(附19例报告
    新出现的几种感染性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精制孢子丝菌素的研制及其诊断儿童孢子
    18三体综合征7例临床分析及产前诊断文
    分娩异常儿的夫妇产前染色体诊断分析
    胎儿肺囊腺瘤样畸形的超声诊断及临床意
    模糊数学综合评判法应用于护理诊断的探
    有关颅脑损伤病人护理诊断临床应用探讨
    Copyright © 2006-2012 绿色健康网(www.gio.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网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