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频喷射通气对危重型高原肺水肿的治疗作用 |
|
组 别 治疗前 治疗后1小时 4小时 8小时 高频给氧组 PaO2 PaCO2 5.42±1.13 5.35±1.21 6.53±1.02 5.12±0.98 10.68±3.25 4.86±1.11 11.39±3.30 4.13±1.35 鼻导管给氧组 PaO2 PaCO2 5.47±1.26 5.34±1.32 6.03±1.12 5.37±1.14 9.12±2.76 5.11±0.89 10.12±2.71 4.43±1.16
表2 高频给氧组与鼻导管给氧组治疗后疗效比较(±s,小时)
观察项目 高频给氧组 鼻导管给氧组 发绀消失 呼吸困难缓解 咳嗽减轻 红色泡沫痰消失 罗音减少 2.54±1.36* 1.98±1.12* 16.64±5.96* 10.56±6.79* 20.39±8.09** 4.16±2.23 3.39±1.71 20.38±6.13 15.24±5.68 23.12±10.33
注:与鼻导管给氧组比较*P<0.01,**P<0.05。 讨论 高原肺水肿是由低海拔地区急速进入到海拔3 000米特别是4 000米以上地区的常见病。初次迅速进入高海拔地区而对缺氧耐受性差的人,由于劳累过度、体力消耗和寒冷易发生呼吸道感染;缺氧引起肺小动脉痉挛、收缩而产生肺动脉高压;引起交感神经兴奋,周围血管收缩,回收血量增多,舒张期充盈压增高,血液淤积肺内,促使肺水肿的发生。同时缺氧导致组织胺和5-羟色胺释放增加,使肺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和肺泡上皮细胞通透性增强,更加重了肺间质中液体的积聚。这样互为因果,形成缺氧——肺淤血——缺血——再灌注损伤,促使自由基大量释放,线粒体功能障碍,氧化磷酸化受阻,ATP生成减少,溶酶体膜的脆性增加,磷脂酶被激活,磷脂类物质被水解,通透性改变,更加剧了肺水肿的病理变化。 HFJV具有气道开放、气道低压、不干扰血液循环、无需与自主呼吸同步、设备简单、使用方便等优点。对单纯缺氧的Ⅰ型呼吸衰竭有肯定疗效[3],能迅速提高血氧饱和度,有效的降低肺动脉压,而不致CO2潴留。高原肺水肿是单纯的非心源性肺水肿[4],早期应用HFJV可以收到确实、迅速、安全的疗效,特别是急性暴发性肺水肿[5]。本组资料表明,HFJV较鼻导管单纯吸氧效果显著,血气改善相当明显(P<0.05);在症状改善方面,两组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恢复时间亦可缩短(P<0.01)。 在应用HFJV治疗高原肺水肿时,我们认为,通气频率一般选择采用60~120次/分,以80次/分为最佳。频率超过120次/分以上有CO2蓄积的危险;吸/呼时比以1∶2或1∶1.5为宜;驱动压以0.08 MPa左右合适,通常在0.06~0.10 MPa范围,高驱动压可增加肺泡内空气陷闭不利于CO2排出。 HFJV虽是在低气道压及胸腔内压条件下工作,但有资料显示,HFJV时气压伤发生率为5%~25%,同时对气道粘膜有损伤。本组资料表明,HFJV对患者自主呼吸、心率及血压无明显干扰,也未见到自主呼吸消失的现象。HFJV是治疗高原危重型肺水肿最有效的方法。
上一页 [1] [2] 上一个医学论文: 川芎嗪对慢性肺原性心脏病急性加重期患者血小板活化功能的影响 下一个医学论文: 非甲 庚型肝炎患者中TTV感染的研究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