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可吸收和金属张力带治疗尺骨鹰嘴骨折的对比研究 |
|
内1年左右完全降解,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植入体内无任何毒性[2,3]。 1.2 可吸收棒 Biofix产品,直径2.0 mm,长度50~60 mm。材料为SR-PGA(自身增强聚乙交酯)和SR-PLLA(自身增强聚丙交酯)。临床应用和实验研究[4,5]表明SR-PGA,SR-PLLA具有良好的组织相容性,无任何毒性,SR-PGA在体内1年吸收,SR-PLLA在体内4年完全吸收。 1.3 临床资料 自1994年10月到1997年5月,本院共收治尺骨鹰嘴骨折36例,采用可吸收张力带治疗19例(A组);金属张力带治疗17例(B组)。均为新鲜骨折,横断骨折28例,粉碎骨折8例;上下骨块平均分离2.1 cm。严重全身疾患者不列入本分析,所有病人年龄均在20岁以上详细资料见表1。
表1 尺骨鹰嘴骨折临床资料概况
组别 n 性别 (男/女) 方位 (左/右) 年龄 (岁) 受伤至手术时间 (d) 随访时间 (月) A组 19 12/7 8/11 46±12.5 1.5±2.8 23±11.1 B组 17 10/7 8/9 45±13.6 1.6±2.6 24±9.5
1.4 手法方法 采用臂丛麻醉,上臂中上段上气囊止血带,患肢置于胸前。取肘后正中切口,自鹰嘴顶点上方2 cm处,沿尺骨嵴向下延长6 cm,显露骨折端,清除骨折处及关节内积血,游离需要对位之骨块的皮质缘约2 mm,将肘关节置于130°左右,使肱三头肌放松,直视下解剖复位,巾钳固定,根据骨块大小及粉碎情况,选择直径2.0 mm或3.2 mm钻头,分别于骨干侧位上的前1/3与正位上中外1/3和中内1/3交界处由近向远钻二孔,测量骨孔长度,选择相应直径和长度的Biofix棒,用助推器打入骨孔内,维持上下骨块稳定,用摆动锯或电刀切除多余的部分,使可吸收棒露出近端骨缘3~4 mm,然后在骨折线远侧1.5~2.0 cm处横穿一骨孔,用人工韧带环绕二棒端,再绕过鹰嘴背侧,穿越骨孔,成“8”字交叉,拉紧,打结,剪断多余的人工韧带,即呈“8”字张力带固定,金属张力带治疗组则用直径2.0 mm克氏针和1 mm的钢丝呈“8”字张力带固定,手术方法同可吸收张力带组。在手术台上屈伸肘关节,检查无骨折端分离及张力带断裂,逐层缝合切口。术后石膏托固定10~14 d,折线后行肘关节功能锻炼。 1.5 疗效评估标准 治疗效果以术后局部功能恢复情况和术后影像检查综合判定疗效,评定标准。优:骨折解剖复位,伤口一期愈合,肘关节屈伸正常,无疼痛;良:骨折基本解剖复位,关节面移位≤1 mm,伤口延期愈合或远期局部积液,局部肘关节屈伸受限≤15°,劳累后偶有疼痛;差:骨折明显错位,关节面移位>1 mm,伤口感染,远期局部窦道形成,肘关节屈伸受限>15°,活动时有疼痛。 1.6 统计学处理 采用非参数法(Wilcoxon)处理临床结果。 2 结果
本组全部获随访,时间8~39月,平均24月。平均骨折愈合时间为7周,未发生骨折端再移位(封三附图)。两组疗效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见表2。
附图 尺骨鹰嘴骨折手术前(A)与手术后(B)X线正侧位片表现
表2 两组手术治疗效果(例,%)
组别 n 优 良 差 A组 19 16(84.21) 3(15.79) 0(0) B组 17 14(82.35) 2(11.77) 1(5.88)
上一页 [1] [2] 上一个医学论文: 增殖细胞核抗原在子宫颈鳞癌组织中的表达 下一个医学论文: 单纯性肥胖儿童血压变化及其载脂蛋白E基因型多态性对血压的影响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