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4C |
|
P感染的诊断价值,探讨胃粘膜组织学变化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1 材料和方法
1.1 对象 收集1997年7~12月因上腹症状进行胃镜检查的96例患者(除外儿童和孕妇),男62例、女34例,平均年龄16~72(38.6±13)岁。其中正常胃粘膜6例,消化性溃疡27例、慢性胃炎63例。 1.2 方法 1.2.1 组织学检查 常规胃镜操作,从胃窦距幽门3.0 cm内钳取胃粘膜二块,一块进行组织固定,石蜡切片,HE染色,其中胃炎诊断参照国内标准。 1.2.2 HP组织学检查 分别进行改良Giemsa染色(病理蜡块上切片)和快速尿素酶试验(RUT)(福建三强化工有限公司产品)。 1.2.3 14C-UBT检查 ①原理:将14C标记的尿素摄入体内,如果胃内存在HP,则同位素标记的尿素在HP所含的尿素酶作用下,分解为氨和CO2,同位素标记的CO2由肠道吸收后经呼气排出。通过分析呼气中14CO2排出量即可判断胃内HP存在与否。②具体方法:受试者清晨空腹时,口服含0.75微居里(μCi)的14C-尿素胶囊1粒,静坐25 min,然后通过导管吹气入含有CO2吸收剂的液闪瓶内,当吸收剂由红色变为无色时停止吹气,向瓶内加入适量稀释闪烁液后加盖密封,在液闪仪(深圳海得威生物科技有限公司,HTY1001)上测定样品14C放射性活度(dpm),凡其dpm≥100 dpm/mmol CO2时,则判定为HP阳性。 1.2.4 统计学处理 三种检查方法的敏感性、特异性等比较采用χ2检验。 1.3 诊断标准 根据三种检查方法中两项(或以上)HP阳性作为HP感染诊断标准,对三种方法进行评价。
2 结果
2.1 三种检查方法有效性评价 见表1。经统计学处理,14C-UBT的各项指标与改良Giemsa染色和RUT两种方法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均P>0.05),三种检查方法中两项(或以上)HP阳性者37例(38.5%),一项阳性者9例(9.4%),三项均阴性者50例(52.1%)。
表1 三种HP检查方法各指标比较(%)
方法 阳性数 敏感性 特异性 符合率 预测值 阳性 阴性 RUT 34 86.5 93.2 90.6 88.9 91.7 Giemsa染色 38 91.9 93.2 92.7 89.5 94.8 14C-UBT 38 89.2 98.3 94.8 97.1 93.5
2.2 胃粘膜组织学变化与HP检测结果的关系 见表2。经统计学处理,三种检测方法在不同胃粘膜组织中的HP检测效果差异无显著性,但改良Giemsa染色和RUT在萎缩性胃炎中有较高的假阴性,其中6例HP阳性者中,Giemsa染色仅检出3例,RUT检出4例,而14C-UBT则全部检出,三种方法未显示统计学差异可能与HP阳性例数不够有关。 表2 胃粘膜组织学变化与HP检测结果的关系
组别 n HP阳性 14C-UBT Giemsa染色 RUT 正常粘膜 6 1 1 1 1 慢性浅表性胃炎 74 30 26 30 27 慢性萎缩性胃炎 15 6 6 3 4
3 讨论 检查HP的方法很多,一般认为,对初发的上消化道疾病患者宜作内镜检查,钳取胃粘膜病检,以便获得更多的诊断资料,而对抗HP治疗后随访或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可选13C-UBT或14C-UBT[2]。改良Giemsa染色和RUT对HP感染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目前已被临床广泛应用,本文应用这两种方法,结果与多数文献一致[3],获得了较满意的诊断符合率。但该两种方法均为有创性,并需胃壁多点取材,故操作较繁琐,病人依从性也较差。尿素呼吸试验是一种非常准确的非侵入性HP检测方法[4],但13C-UBT因成本较高,试剂昂贵,基层医院较难开展。本文采用14C-UBT检测HP,各项指标与组织学检查比较诊断效果相似。
上一页 [1] [2] 上一个医学论文: 急性心肌梗塞溶栓治疗后ST段改变对预后的评估 下一个医学论文: 增殖细胞核抗原在子宫颈鳞癌组织中的表达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