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绿色健康网 >> 医学论文 >> 临床医学论文 >> 正文  

系统性红斑狼疮高血压的临床分析



  1.一般资料:176例病人中,男18例,女158例,男∶女为1∶8.7。年龄9~67岁,平均29.5±11.8岁。病程1个月~20年,平均25.8±37.5个月。出现血压升高者61例,占34.7%,其中40例为一过性高血压,占65.6%;21例为持续性高血压,占34,4%;死亡10例,死亡率为16.4%。正常血压组115例,死亡4例,占3.5%。
  2.出现高血压的原因:一过性高血压分别由肾病综合征(16例)、急性肾功能衰竭(3例)、甲基强的松龙冲击治疗(8例)、环胞霉素A治疗(2例)和狼疮活动(11例)引起,当去除这些因素后,血压可恢复正常。持续性高血压则主要由慢性肾功能不全(16例)引起,另有5例由肾病综合征引起。
  3.血压和病人临床特点的关系(附表):我们利用统计学方法分析高血压与正常血压组、一过性高血压组及持续性高血压组与临床表现之间的差异。高血压病人组病程及年龄均较正常血压组年龄大、病程长,尿蛋白及血肌酐的变化显示肾脏病变是引起高血压的重要原因;ACL抗体也是引起高血压的重要因素;而疾病活动在高血压产生中无显著性差异。死亡率也显示在三组病人中有显著性差异,如持续性高血压组8例死亡病人中,6例死于肾功能衰竭,2例死于感染;一过性高血压组2例均死于脑出血;正常血压组4例死亡病人,1例为脑病,3例为感染。

附表 血压和SLE病人的临床关系


  高血压组(n=61) 正常血压组(n=115)       P值
一过性高血压(n=40) 持续性高血压(n=21)
例数 % 例数 % 例数 %
年龄(年) 27.8±10.8 36.9±10.8 27.4±14.3 0.0026*▲
病程(月) 29.6±38.8 70.7±65.7 17.0±21.4 <0.01▲,0.01<P<0.05*
强的松用量(mg/d)              
  <30 11 27.5 6 28.6 28 24.3 0.6104*,0.9293▲
  30~50 11 27.5 5 23.8 32 27.8 0.8209*,0.7555▲
  >50 18 45.0 10 47.6 55 47.8 0.8077*,0.08454▲
血肌酐(mg/dl)              
  <1.5 32 80.0 4 19.1 110 95.7 <0.001
  1.5~2.0 3 7.5 1 4.8 1 0.9  
  >2.0 5 12.5 16 76.2 4 3.5 <0.0001*▲
尿蛋白              
  (-) 10 25.0 2 9.5 66 57.4 0.0001*
  (+)~() 3 7.5 1 4.8 24 20.9 0.0135*
  ()~() 27 67.5 18 85.7 25 21.7 <0.0001*
ACL抗体(+) 8 8/18 8 8/12 6 6/35 0.0021*
疾病活动 33 82.5     77 60.9 0.0936*,P<0.0001▲
死亡 2 5.0 8 38.1 4 3.5 0.0065*,0.0031▲


* 有高血压组与正常血压组比较 ▲一过性高血压组与持续性高血压组比较

讨论

  高血压是SLE常见的表现之一,发生率可达75%[2],比我们的34.7%高,这可能是统计时平均病程不同所致。
  在有ACL抗体的病人中,高血压是一常见症状[4]。SLE动物实验表明,高滴度ACL抗体可出现高血压[5]。我们的分析中也显示高血压组较正常组ACL抗体阳性率有显著性差异。ACL抗体可引起高磷脂综合征,其很重要的表现之一即引起血管病变,血管内膜增生,血管紧张胶原酶增加,导致肾灌注减少[6],ACL还可使动脉硬化[7],ACL对血管的这些损伤可引起继发性高血压。因此在有ACL的SLE病人中应警惕高血压出现。我们的资料显示高血压组与正常血压组比较,肾功能受损是产生高血压的重要因素,这与国外报道一致[8],而且慢性肾功能不全往往造成持续性高血压。大剂量甲基强的松龙冲击及疗程长的病人易出现高血压,说明激素在高血压病中有一定作用。用环胞素A治疗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 上一个医学论文:

  • 下一个医学论文:
  • 相关文章
    急性脑缺血大鼠边缘系统谷氨酸及其受体
    心脏手术后神经系统合并症
    引导性骨再生模型中皮质骨哈弗系统再建
    先天性红绿色觉异常基因缺失与杂种基因
    应用图象处理系统对深低温停循环后神经
    系统化整体护理模式的临床应用
    系统化整体护理责任护士的素质要求
    血浆置换疗法在消化系统疾病中的应用
    BacT ALERT 3D结核分支杆菌快速培养系
    应该重视昔多芬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
    微卫星不稳定性及DNA错配修复系统与子
    早期系统化康复护理对截瘫患者生活质量
    PMLC评估护理系统实施标准的研制
    Copyright © 2006-2012 绿色健康网(www.gio.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网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