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细支气管肺泡癌87例临床分析 |
|
)的表现,术前大部分被诊断为肺癌。胸部X线表现:正侧位胸片及病灶断层片示18例肿瘤影像呈球形团块,其它呈不规则形团块;40例有从病灶向胸膜延伸的线型影(兔耳征或兔尾征),35例团块影中有支气管充气像,这两种影像同时存在者24例,占30.4%;团块有分叶征14例,毛刺征9例,胸膜皱缩征12例。2例病灶位于肺门部。2例同侧其它肺叶有结核病灶。有胸部CT资料者24例,CT值22~81HU,1例有水泡征并局部支气管壁增厚。行纤支镜检查54例:报告未见异常16例,炎症或局部狭窄34例;见支气管内肿物4例;肿物位于肺段支气管处2例,肺叶支气管开口处2例。痰脱落细胞检查阳性8例。血CEA检查16例,0ng/ml 7例,0.5~4.5ng/ml 5例。病理检查:病变大小:1.0cm 1例,1.1~3.0cm 43例,3.1~5.0cm 25例,5.1~8.0cm 10例;17例有淋巴结转移,其中原发灶最小者为2.7cm×1.5cm×1.2cm;2例有胸膜转移,其中1例术中见少量胸水。1例4年后因同侧余肺肿块,2例分别于5~7年后因对侧肺肿块行肺叶切除术,病理诊断均为腺癌。 弥漫型:8例。分别行肺叶切除或全肺切除各3例,肿块楔形切除4例。病史半年以内2例,3年4例,最长1例无症状生存9年。术前分别被诊为肺癌(1例肺上沟癌)、肺结核、肺脓肿和肺大泡。行纤支镜检查5例:未见异常和炎症各2例,肺叶支气管开口处肿物l例。胸部X线表现:正侧位胸片及病灶断层片示2~3cm单发团块2例,6~10cm团块2例,团块内偏心空洞1例,团块有支气管引流影1例,团块有厚壁空腔1例,炎症样伴支气管充气像1例,肿块同时有分叶、毛刺支气管充气像和兔耳征1例,6例同侧肺可见粟粒状或小结节状影,直径1~2mm,分布由数量少而分散到多而且较均匀,密度高低不一,边界较清楚;团块同侧胸膜粘连2例。一些经X线影像和细胞学检查诊断的弥漫型肺泡癌病例的常见影像表现为双肺广泛大小不一、密度较高、边界清楚的结节状影,本组8例的X线影像表现7例可归为混合型,1例可归为肺炎型,缺乏肺泡癌的典型表现,而在术后证实为弥漫型肺泡癌。本组病例提示提高X线影像的分辨率有助于类似表现不典型病例的诊断和治疗方案的选择。本组术中见肺表面散在或广泛的粟粒状结节6例。
讨 论
肺泡癌的大部分病例发生于中老年,发病在性别上无显著性差异。局限型肺泡癌可缓慢增长,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部分患者因无症状或症状轻微而延误诊治。本病常经淋巴转移,原发灶很小就可有淋巴结转移。局限型肺泡癌X线影像常表现为位于外周的局限性单发的实性结节状团块状影,其大小可从直径在不大于1cm的结节到占据一个肺叶的大部分团块,或表现为实质性密度的边界不清的小斑片状影,均为非特征性改变。本病因多位于外周部位,纤支镜检查很少能见到肿物,痰细胞学检查阳性率亦低,加之本病占原发性肺癌的比例很低,所以难以在术前做出明确诊断。弥漫型肺泡癌X线影像表现多样,少数病例经肺部手术才能明确诊断。但如在一肺部团块状病变患者的胸片上同时有支气管充气像和兔耳征则高度提示为该病,可在影像学方面作为与其它类型的肺癌、肺结核及其它肺部结节状、团块状病变做鉴别诊断的重要依据。对于有肺结核史的患者肺部新出现的结节状斑块状病灶应系统检查以排除肺癌[2,4~6],对于中老年患者无症状的肺部外周肿块痰细胞学和纤支镜检查阴性亦不能忽视肺癌的可能。对肺部肿块的诊治特别是已诊为腺癌的病例应注意其同侧和/或对侧肺是否有粟粒状小结节状阴囊,应与其它可出现类似影像的疾病相鉴别,并应采用高分辨率的影像技术,这些影像对治疗方案的选择有重要意义。有些学者认为肺泡癌的起源于一个小的、通常分化良好的外周原发腺癌[1],本组3例再次手术病例与这一观点有部分相符之处。
上一页 [1] [2] 上一个医学论文: 腹腔镜在隐睾中的应用 下一个医学论文: 原发性头痛患者血浆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及其抑制物活性变化的研究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