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指屈肌腱损伤修复术后的康复 |
|
等,轻微日常生活活动,如解结衣扣、手持碗筷、梳头、拧毛巾,练习做一般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和模拟职业作业如擦玻璃、缝纫、开关水龙头、提物、写字等,至恢复正常。③心理治疗:与家属一起对患者进行安慰、鼓励、帮助和疏导,使其正确对待病情,建立健康的情绪,积极配合进行程序康复。对照组患者采用临床常规的石膏或夹板固定治疗。 1.3 评定标准 2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4~8周后根据患手的总主动活动度(TAM)系统[1]评定疗效。优:患手完全或接近恢复正常;良:TAM>正常侧的75%;可:TAM>正常侧的50%;差:TAM<正常侧的50%。 2 结果 康复组37例,优23例(62.16%),良11例(29.73%),可2例(5.40%),差1例(2.70%),其优良率为91.89%;对照组31例,优11例(35.48%),良8例(25.81%),可7例(22.58%),差5例(16.13%),其优良率为61.29%。2组优良率相比,经统计学处理χ2=9.187,P<0.01,差异有非常显著性,康复组手功能恢复明显高于对照组。 经半年随访观察,全部患者无复发及加重现象发生。 3 讨论 肌腱修复术后常因感染、肿胀和术后制动导致肌腱粘连、关节挛缩、肌萎缩和骨质疏松等[2]。为此在肌腱修复术后早期采用超短波治疗可促进局部的血液循环,改善微循环,增加组织及神经的供血及营养,减少渗出,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具有消炎、消肿、止痛和伤口愈合等作用。患处肿胀消退后采用电脑中频及TDP治疗可软化伤口瘢痕硬结,促进粘连组织松解,防止关节僵硬、肌腱挛缩和肌萎缩的发生。 早期在不影响组织愈合原则下积极进行适当的由被动到主动的运动疗法、功能锻炼能有效地激发其内源性愈合能力,促进新生腱束纤维按应力方向排列,有助于恢复其机械强度及滑动性能[3],具有减轻粘连、防止关节僵直、挛缩和肌萎缩等作用。加之配合ADL和作业疗法能恢复手的精细动作,增强手指灵活性和协调性。心理疗法能使患者加强战胜疾病的信心和长期配合治疗的毅力。总之通过手术和康复相结合的整体医疗,能使手术达到预期效果,患手获得好的疗效。
作者单位:大连市友谊医院康复科 大连116001
参考文献
1 王澍寰.手部肌腱损伤修复后的功能评定.手外科杂志,1990,6(1):71 2 高楚荣.手外伤的康复医疗.中华理疗杂志,1992,15(2):106 3 李锦永.手部屈肌腱损伤修复的临床分析.中华骨科杂志,1997,17(3):202
上一页 [1] [2] 上一个医学论文: 椎旁封闭抖腰推顶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下一个医学论文: 断指再植与功能康复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