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绿色健康网 >> 医学论文 >> 临床医学论文 >> 正文  

家属协作简易被动运动疗法对卒中急性期的康复作用


1.2 治疗方法 2组患者均按常规进行临床药物治疗。脑梗塞常用药物为肠溶阿斯匹林片50 mg,q.d、能量合剂及小剂量甘露醇脱水或抗自由基治疗;脑出血常用药物为甘露醇脱水、支持疗法及抗生素预防感染。治疗组在脑梗塞患者入院第1~2 d,脑出血患者在生命体征稳定后,由住院医师、主治医师共同对患者进行第1次运动功能评测及伴发疾病、既往史评分,并同时开始指导家属按操作手册提示的顺序和操作要求对患者进行床上被动运动,家属掌握后即可独立进行操作。每日3次,每个动作重复10~30遍,并逐渐增加,以使患者逐渐适应。①一般性运动:患肢摆放为功能位,患者定时从仰卧位向侧卧位翻身,每2~3 h 1次。②头颈部运动:颈前屈至下颏抵于胸骨柄;头后仰至尽量拉伸气管和食管;头左右侧屈45°。③肩臂部运动:患肢伸直,掌心向下,反复外展与肩平;患肢向对侧肩部内收,将掌心触及对侧肩部;④上肢运动:肘关节屈伸;手伸直背屈尽量成直角;手腕屈,并尽量握拳(手瘫一般较重,作被动运动时,如意识清楚,应嘱患者同时要有运动的意念,以达到更好效果)。⑤下肢运动:屈膝髋至两关节均呈45°角;足背屈外翻运动;在患者肌力达Ⅲ级以上时, 开始床上桥式运动,由双桥式运动逐渐过渡到患肢的单桥式运动。
1.3 评定标准 按Fugl-Meyer评价法对2组患者入院时肢体运动功能、关节活动度和平衡功能作出基础评分。2组均在第1次评分后20 d进行第2次评分。治疗前后积分值之差作t值配对检验。
2 结果
  肢体运动功能评测,治疗组第2次评测积分比第1次评测积分增加1174分,=22.15;对照组增加470分,=8.87,经统计学处理,t=3.929,P<0.01,2组间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提示治疗组肢体运动功能恢复明显优于对照组。另外2组关节活动度和平衡功能恢复,第2次评测积分经作统计学处理,P<0.01,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治疗组亦显著优于对照组(附表)。

附表 2组治疗前后Fugl-Meyer评测积分比较


分组 评测时间 例数 上肢运动功能 下肢运动功能 关节活动度 平衡功能
治疗组 第1次
第2次 53 1413
2172  787
1202 1304
3833 387
627
对照组 第1次
第2次 53 1620
1929  897
1058 1309
2529 381
490


3 讨论
  卒中对患者神经功能的损害尽管是多方面的,但最普遍、最突出的是偏瘫。国内有资料显示约75%的卒中存活患者有不同程度的偏瘫[1]。正是这种肢体运动功能的障碍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乃至家庭、社会。因而卒中康复的重点应是肢体功能的恢复,尤其是下肢功能的康复,因为患者恢复了行走功能,残废应该说已减轻到最低限度。但是临床上有明显瘫痪的卒中幸存者,在发病2~3周以后已出现肌肉萎缩、关节僵硬及疼痛等废用综合征和因过早下床活动或不恰当锻炼导致的误用综合征的表现。研究证实,维持正常的蛋白质合成水平,一定量的肌肉收缩活动是必要的,完全卧床休息的患者,肌力每周约减低10%~15%,同时出现废用性萎缩[2]。可见卒中2次合并症的出现是非常早和迅速的。故许多康复医学家提出了在急性期只要不影响临床抢救,康复医疗应尽早地介入到治疗中来,强调在发病的同时就必须进行康复医疗的观点[3]。动物实验亦证实,当切除猴脑的局部功能皮层使其支配的肢体功能消失,经功能训练10 d后,其功能可恢复到正常的90%左右[1]。提示脑的功能重组的巨大潜力和早期训练的重要性。我们正是基于上述基本思想,结合本地区目前具体的医疗和技术条件以及患者的经济承受力等因素,参照了有关资料设计了这一套由家属进行操作的卒中急性期简易床上被动运动疗法[3~6]。该疗法简明扼要,编写的操作手册配有图示,家属一般经过2~3次训练即可熟练掌握。本组资料提示,这种由家属协作进行的卒中急性期简易被动运动疗法,不但能使肢体运动功能获得比对照组明显的改善(P<0.01),而且在关节活动度、平衡功能的改善方面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这一结果高度提示该疗法在卒中急性期的早期应用十分有助于避免或减轻卒中常见的废用综合征和误用综合征。同时我们亦观察到治疗组精神状态、语言功能较对照组有明显的改善,作者认为与家属直接介入医疗有密切关系,因为患者通过这种治疗,保持了与亲属的密切接触,促进了患者语言功能及相关肌肉组织的康复。另外我们发现卒中患者抑郁心理十分多见,有资料提示卒中早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 上一个医学论文:

  • 下一个医学论文:
  • 相关文章
    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和流行病学研究全国
    医院重症监护技术协作网络的建立与功能
    北京地区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情感表达测
    颅脑损伤患者家属的心理反应及护理对策
    浅谈心外科死亡患者家属的心理护理
    重型脑外伤患者家属心理状况调查分析
    康复科研协作的重要性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家属焦虑抑郁状态的
    Copyright © 2006-2012 绿色健康网(www.gio.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网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