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康复科研协作的重要性 |
|
丁伯坦
现代康复和康复医学在我国起步较晚,在全国各地发展也不平衡,因此有关康复和康复医学的科研工作如何搞,康复科研工作自身又有什么特点,康复医学和治疗医学科研之间的关系等问题均有待于实践和研究,中国康复研究中心自1988年10月28日正式成立以来,在康复实践及康复科研方面做了一些工作,现就康复科研协作的重要性及体会予以介绍。 1 康复科研协作的重要性取决于康复这门学科自身的特点 随着康复医学的不断发展,它已被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它又被称作第四医学。康复和康复医学是以障碍学为基础,它的主要方向是通过各种手段改善和恢复人体的功能,康复医学以患者为中心,凡是能够有利于患者功能的改善和恢复的方法均在康复的实践和研究范围之内,而且康复医学不是用于治疗结束后,而是在制定治疗计划的同时就应考虑康复所必须建立起来的条件,在整个治疗期间随时注意康复效能[1]。康复主要有医疗康复、职业康复、教育康复、社区康复。康复医学由多学科、多专业组成,而心理康复、物理疗法(PT)、作业疗法(OT)、语言疗法(ST),社会工作专业,康复工程(假肢矫形器等)又是康复治疗的主要专业,手术矫形功能重建等治疗学方面的学科专业也在康复中起到重要作用。人体最佳功能的恢复和改善只有多学科多专业紧密配合才有可能实现,因此康复医学和治疗医学的运作方式不同,它是在康复医师的领导、组织、协调下由各有关专业组成工作小组的形式(Term Work)来进行康复临床工作的,康复医师充分协调各专业需求和意见,根据患者的不同情况,分主次、先后,充分发挥各专业的主观能动性进行康复工作,而不是像治疗医学在临床实践中那样下达医嘱和执行医嘱,康复医师的处方往往比较原则。具体的康复治疗细节由各专业组根据患者情况处理。例如一名上肢前臂截肢的患者,康复医师综合各方面的意见后下达假肢处方,提出具体要求和应注意的事项,但假肢如何制作等具体工程问题由康复工程假肢制作人员完成。由于康复医学的这些特点,因而康复临床及康复科研工作中协作的重要性是显而易见的。 2 康复科研的协作 由于人体功能的改善和恢复往往是多专业、多学科共同努力的结果,因此如上所述康复必须注重协作,这种协作主要包括与其它康复机构及有关学科专业的协作及康复机构内部各专业之间的协作。根据我国现有康复机构的规模及实际情况,在康复科研中,康复机构之间以及和其它有关学科之间的协作尤显重要,特别是一些较大型的科研项目更是如此,例如颈髓损伤所致四肢瘫的患者,为了改善他的生活自理能力,根据我国实际情况如何研制简易环境控制系统,这个项目我们和清华大学康复工程有关专业协作,在不到一年时间就基本完成,对于工程方面来讲,清华有关专业是比较容易完成的,这样就充分发挥了各专业的优势。康复临床和科研需要较长时间才能观察到比较确实的效果,而且康复的手段和方法又比较多,在科研时需要进行对照的组就比较多,因此一个康复机构在有限时间内很难有足够的病例。只有康复机构之间进行协作,例如由中国康复研究中心牵头在1996年的“九五”国家医学科技攻关项目“急性脑卒中早期康复治疗的研究”科研课题是包括协和医院、北京医院、中山医科大学医院、上海医科大学中山医院、301医院等在内的全国14家著名医院共同投标后而一举中标的,通过600例早期康复和600例无早期康复组进行对照,并对600例早期康复患者又采用不同的康复方法进行比较,以期研究出早期康复最优方案。康复机构内部各个专业组的协作是康复科研协作的关键一环,由于康复的目的是患者功能的恢复和改善,所以在康复过程中,各专业将根据患者功能障碍的不同及各阶段的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方法,只有各专业协调努力,才能最有效达到最佳功能改善和恢复。否则各行其事则康复科研工作是无法进行的。“急性脑卒中早期康复治疗的研究”科研课题中标后,即在各专业之间进行研讨,统一评价的标准,规范康复操作的程序及手法,统一各种表格和有关器材等,并且定期进行检查和研究讨论,这样得出的结论才有可比性及科学性。 3 康复科研协作中应注意的问题 ①康复科研协作的广泛性。因康复涉及的学科和专业比较多,而各学科的专业性又比较强,根据我国实际情况,单个的康复机构难以包括这么多的专业。另外由于我国康复临床工作起步较晚,需要研究的课题很多,如果和各有关专业学科密切协作,康复科研工作将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从事康复科研的工作者思路一定要开阔,知识面也要广,康复科研往往还要涉及到社会科学的许多内容。因为患者(残疾者)功能的改善,回归社会的程度往往和社会的许多因素有关。所以康复科研工作协作的范围可以是相当广泛的。②康复医学和治疗医学科研中的密切[1] [2] 下一页 上一个医学论文: 访问香港纽约洛杉矶等地康复医学有感 下一个医学论文: 肺癌病人发热原因探讨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