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绿色健康网 >> 医学论文 >> 临床医学论文 >> 正文  

起搏器术后远期少见并发症的评估和处理

赵庆华

中图分类号:R318.1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0780(2000)02-0018-02

  安置永久人工心脏起搏器术后常见并发症有:电极脱位、囊袋血肿、感染、起搏器功能障碍等[1],已被此领域高度重视。但术后远期少见并发症却少有报道。我院近10 a 480例中共发生4例少见并发症,现将其处理及体会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480例患者,男210例,女270例;年龄32~78岁。发生少见并发症4例。其中起搏器——导线折断1例;反复多部位起搏皮囊感染1例;起搏器皮囊持续性跳痛伴头颈牵涉痛1例;起搏器术后持续性呃逆1例。各占总数的0.21%。置入起搏器型号有:心室感知抑制型按需起搏器(VVI)448例,全自动生理型方式(DDD)30例,房室顺序型起搏方式(DVI)2例。

2 远期并发症评估及处理

2.1 起搏器电极——导线折断
  例1:患者,男,44岁,安置VVI起搏器术后半年再发晕厥以起搏器故障住院。心电监测发现:平卧位起搏感知功能良好,惟左侧卧位或左肩前上移动立刻发生晕厥。ECG示完全房室传导阻滞,有起搏信号而无夺获起搏。临床诊断电极移位,立刻手术调整电极——导线。但术中却发现:电极——导线与接插件连接处折断,绝缘包鞘完整。因术前未估计到,准备不充分,病人完全依赖起搏器。情急之下,协助医师设法连接:用引导钢丝穿过接插件的管孔,曲成小弯,电极——导线折断处拉平伸展约2cm,紧缠于钢丝的小弯上,在接插件另一端拉紧钢丝,使电极——导线与接插件紧贴,然后折弯钢丝扣紧接插件,其余剪断,再用绝缘包鞘紧裹连接处。术后起搏感知功能良好,晕厥终止。文献报道,有起搏信号而无夺获起搏应首先考虑电极移位,信号与起搏全无才是电极——导线断裂的特征。本例与一般规律不符,可能是由于绝缘包鞘完整,折断处未完全分裂,有脉冲通过,因电阻增高不足以夺获起搏。理论与实践都证实:电极移位以右侧卧位为重,常发生于置入起搏器的早期,而本例则相反。当时未深入思考,失去术前确诊的机会。本例电极——导线折断之原因可能与脉冲发生器埋藏部位不佳,脉冲发生器与电极—插接处靠近肩关节,活动时致电极——导线扭曲,终至折断,这点应引以为戒。
2.2 反复多部位起搏皮囊感染
  起搏器皮囊在术后2个月~3个月可发生感染甚至起搏器外露[1]。但在一个患者身上反复多部位起搏皮囊感染,起搏导管外露实属少见,本院安置起搏器10余年首遇1例。
  例2:患者,女,64岁,17 a前安置起搏器(YCP-Ⅱ)埋藏式锂电池按需起搏器。术后起搏感知功能良好。后因电池耗竭,曾3次更换国产起搏器。术后7 a又2次换用进口起搏器。近3 a(第5次更换起搏器后)来,多次出现起搏皮囊感染。在左右胸壁均实施过起搏器更换,皮囊扩创,包埋外露电极导管,局部换药,全身规范应用抗生素等处理,病情好转出院。3个月后再度出现新置起搏器皮囊感染,废弃导管外露(右心室腔有3根废弃导管,因尖端与右室壁肌肉粘连牢固,2次拔管未能成功)。由于该患者左右胸壁多次手术,疤痕组织增生,血供相对较差,予以全身用药(人工生长激素、抗生素),局部换药不能缓解,经全科(邀请胸外科、烧伤科个别医师参与)讨论,拟实施了起搏器移位(从右胸壁移至中上腹部)及废弃导管残端剪接深部包埋,局部严格消毒、止血处理,预防应用抗生素,患者痊愈出院,至今2a未再发生新置起搏皮囊感染。起搏器常规安置于胸壁,本例患者因胸壁6次置起搏器,整个胸壁多处疤痕,皮囊基底也是肉芽组织,严重妨碍了血供,致其后反复多处感染。腹壁虽不是常用之法,但也算是权宜之计。
2.3 起搏器皮囊持续性跳痛及头颈部牵涉痛
  例3:患者,女,51岁,17 a前因病窦综合征安置起搏器,7 a前因起搏器故障,重置VVI型起搏器。半年后出现起搏皮囊处持续性跳痛伴头颈部牵涉痛。自服“芬尼康”可短暂稍微缓解。7个月后症状加重而住院。ECG示起搏器起搏感知功能良好,皮囊局部无红肿。经精神、神经内科会诊应用“佳乐定”等治疗,疼痛无缓解,患者一度出现轻生。考虑疼痛与起搏器及电极有关,因此而实施起搏器移位及左颈部导管分离切除,术后疼痛完全缓解。类似病例无报道,分析此病例可能

[1] [2] 下一页


  • 上一个医学论文:

  • 下一个医学论文:
  • 相关文章
    DDD起搏器治疗心力衰竭
    起搏前后内皮素 一氧化氮研究的进展
    心室停搏大于三秒的临床意义及起搏器应
    双心腔起搏治疗肥厚性梗阻型心肌病的临
    股骨交锁髓钉瞄准器术中变形移位原因及
    股骨交锁髓钉瞄准器术中变形移位原因及
    永久性心脏起搏器安置术后并发症的评估
    三腔起搏器的临床应用
    冠状静脉在起搏与电生理领域的应用进展
    肺静脉多普勒血流频谱评价永久人工VVI
    探析气囊漂浮电极床旁心脏起搏的临床应
    心房按需起搏后阈值变化的长期观察
    用动态心电图对119例心脏起搏患者随访
    Copyright © 2006-2012 绿色健康网(www.gio.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网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