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年开胸手术后呼吸道管理 |
|
蓝惠兰 郭蕴华
摘要:做好呼吸道的管理工作是预防老年患者开胸手术后肺部并发症的一项护理措施。将60岁以上141例开胸手术患者,随机分成护理组和对照组。护理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取合理的呼吸道管理。方法:术前教育,深呼吸训练,正确咳嗽方法及变换体位,胸部叩击,胸部震动,呼吸道湿化,雾化,协助排痰,吸气训练器的正确使用等措施。其结果表示:护理组肺部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护理组较对照组早期离床活动和缩短住院天数。增强了老年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提高了生活质量,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老年;开胸手术;呼吸道管理 中图分类号:R5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0780(2000)02-0025-01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生命质量的追求更加完善。近年来,老年人患病后要求手术治疗来达到康复目的的也越来越多。由于老年患者开胸手术后,肺部并发症比较常见。据报道,麻醉、体外循环、手术是引起肺部并发症的原因之一[1]。因此,老年患者开胸术后做好呼吸道管理,是预防肺部并发症的一项重要措施。
1 临床资料
本科从1989年12月~1998年12月老年开胸手术患者169例,从中随机抽样141例,分成护理组73例,其中男52例,女21例;平均年龄65.13岁;对照组68例,其中男50例,女18例;平均年龄65.26岁。2组患者年龄、性别、手术类型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2 术前指导
2.1 术前指导是患者术后恢复的关键,故向患者及家属说明手术的目的和意义,使患者掌握预防呼吸道并发症的具体方法,增加自我护理知识,提高患者的自理能力。并教育吸烟患者术前绝对戒烟,因吸烟会使术后痰多粘稠,难以咯出,增加呼吸道并发症的发生机会。 2.2 深呼吸运动 2.2.1 腹式呼吸:鼻吸气时腹部徐徐膨隆,稍憋气后缩唇慢呼气,每回呼吸5次。 2.2.2 呵欠动作(打哈欠):每5~10min呵欠1次,持续吸气约5s后慢呼气。 2.2.3 双侧下胸扩张和单侧下胸扩张呼吸:(1)双手分别置于腋下第6肋,吸气时手感胸部扩张。(2)以手置于呼吸弱的一侧胸,身体稍倾向或卧向健侧,吸气时尽量让气体进入患侧,以手感或绷带检查呼吸结果。 2.2.4 上肺呼吸:手置以锁骨,吸气时凸出,呼气时下凹。 2.2.5 吸气动作:一次比一次更深的腹式呼吸,共3次。 2.3 咳嗽训练 指导正确的咳嗽体位与咳嗽方法:(1)坐位咳嗽时,身体稍向前弯腰盘腿。(2)侧卧位咳嗽时,取屈膝侧卧位。(3)坐着顺利咳嗽体位:坐在椅子或床边,把两肩稍向内弯,头稍向下,把一小枕放在胃部,两手夹住它。咳嗽时,用手压腹咳嗽。(4)通过腹式或胸式呼吸方法,放松喉部肌肉张口稍伸舌连续咳嗽2、3声。 2.4 吸气训练器使用 吸气训练即是鼓励患者进行主动运动的深而慢的最大吸气运动的一种装置,通过观察小球升起的刻度来判断吸气量的多少。方法:做1次正常的深呼吸后,把吸气嘴紧含嘴里把球吸起,然后取出吸气嘴,缩唇慢呼气,共5次。
3 术后呼吸道管理
3.1 协助排痰 3.1.1 叩打震动法:(1)护理人员手呈杯状,腕部弯曲,轻轻地拍打背部或胸壁,不可用掌心或掌根,以“圈位”接触皮肤,手部肌肉及手腕放松,拍打时用腕力和肘关节力,每次拍打3~5min,同时让病人咳嗽把痰排出。(2)在拍打区域,由一只手放在另一只手上面或两手平放,随呼气向内向下震动,也可在咳嗽时或吸球的同时振动,它有助于分泌物向上移动至大气道。 3.1.2 刺激咳嗽:用拇指或食指在吸气终末稍用力向内压在胸骨柄上窝的气管,并同时向横滑动来刺激气管引起咳嗽反射,无效时可用鼻导管吸痰。 3.1.3 雾化吸入:术后常规雾化吸入3 d左右,用庆大霉素8万U,地塞米松5mg,用氧气雾化,以15min为宜,烟雾不能过大,以免发生烟雾窒息。 3.1.4 气管吸痰:体外循环手术后未拔除气管患者应及时从气管内吸出呼吸道分泌物,吸痰动作轻而快,并注意分泌物的量及性质。 3.2 早期活动,促肺扩张 老年患者肺弹性差,术后应早期床上活动。做法:(1)术后清醒,生命体征平稳患者,应采取半卧位。(2)对术后不能半卧位的患者应经常改变卧位。(3)鼓励患者拔除引流管后2h离床活动[1] [2] 下一页 上一个医学论文: 自发性气胸行胸腔镜肺大泡结扎法的治疗及护理 下一个医学论文: 食管胃颈部吻合术治疗食管癌的护理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