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绿色健康网 >> 医学论文 >> 临床医学论文 >> 正文  

分离小血管襻减压治疗神经原性高血压临床报告

颅微血管减压进行观察,认为随着年龄的增长,血管变长呈襻状,动脉壁变性,动脉伸长扩张,颅底动脉搏动性压迫延髓可能引起神经原性高血压,解除压迫,血压可下降。本组病人均进行了神经根出脑干处显微血管减压,术后不同程度出现血压下降,且多数已恢复正常,经术后数年随访观察,不但脑神经症状解除,而高血压得到较好控制,支持了Jannetta提出神经原性高血压的病因为异常血管襻压迫引起高血压的假说。从本组资料分析,左侧颅神经症状多于右侧,且术后减压效果左侧优于右侧,可能与迷相关神经分布不对称有关,与Jannetta压迫机理相符。另一方面,异常血管襻搏动性压迫对传导束和神经细胞的损害将直接影响中枢神经对心血管的控制,使控制血压的神经调节系统失调而引起高血压,当解除异常血管襻的压迫,血压可趋势下降或恢复正常[5]。因本组例数偏少,有待进一步证实。

作者单位: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外科 310006

参 考 文 献

1 朱 强,李云漳,张祖勇.原发性三叉神经痛耳后入路微血管减压治疗的探讨.临床神经外科杂志,1998,3:24.
2 Jannetta PJ,Segal R,Wolfson SK.Neurogenic hypertension:etiology and Surgical treatment.Ann Surg,1985,201:391.
3 李 龄.显微血管减压对神经原性高血压病的治疗作用.中华神经外科杂志,1990,6:218.
4 北京医科大学非药物治疗高血压协作组.生物反馈治疗高血压临床疗效剖析.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5,9:166.
5 卢 明,王连之,廖茂斌,等.神经原性高血压的病因及外科治疗实验研究.中华神经外科杂志,1996,12:168.

上一页  [1] [2] 


  • 上一个医学论文:

  • 下一个医学论文:
  • 相关文章
    莱姆病螺旋体中国分离株外膜蛋白C基因
    孕妇外周血胎儿有核红细胞的分离与检测
    小儿包皮内板粘连手法分离治疗100例
    染色体微切割 微分离 微克隆技术及其研
    院内感染标本分离的260株念珠菌调查与
    509株临床常见6种分离菌耐药性分析
    中间偃麦草单条染色体分离及体外扩增
    同时从痰液 胸腔积液中分离出鸟分支杆
    人正常食管黏膜上皮细胞的纯化分离和传
    临床分离鉴定435株念珠菌及药敏结果分
    简便有效分离培养大鼠主动脉内皮细胞的
    烧伤病人创面分离菌群耐药性分析
    白血病患者痰标本中分离出头状芽裂殖菌
    Copyright © 2006-2012 绿色健康网(www.gio.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网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