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多发性原发性恶性肿瘤 附10例分析 |
|
徐 剑 潘云华 黄玉军
摘要 1990~1999年间,共收治10例多发性原发性恶性肿瘤。其中,男性5例,女性5例。同时发现1例,先后发现9例。共发生20处恶性肿瘤,癌18处,肉瘤2处。发生于肺4处,乳腺4处,胃、口腔(鳞癌1,淋巴瘤1)各2处;子宫、鼻咽部、气管、胆囊、膀胱、前列腺、结肠、腰部(纤维肉瘤)各1处。占同期恶性肿瘤的0.55%。所有病例皆经病理证实,与复发转移相鉴别。治疗上采用手术、放疗、化疗、中药等相结合的综合疗法。预后取决于单个肿瘤的恶性程度,并对临床启示进行探讨,强调采取手术为主的积极治疗。 关键词 多发性原发性恶性肿瘤 重复癌 多中心癌
自1889年Billroth首先报道多发原发性恶性肿瘤(Multiple Primary malignant Neoplasms MPMNs)以来,随着肿瘤治疗手段的提高,长期生存的病例数量逐渐增多,以及临床医师对MPMNs认识的提高,MPMNs的文献报道数量逐年增多。本文总结浙江中医学院附属医院肿瘤科1990年1月~1999年2月间收治的MPMNs10例作临床分析,并就国内MPMNs存在的问题及其启示进行探讨。
临床资料 1.1990年1月至1999年2月间肿瘤科共收治恶性肿瘤病人1835例,其中,MPMNs10例,男性5例,女性5例。同时发现1例,先后发现9例,皆为二原发性恶性肿瘤,占同期住院恶性肿瘤病 例的0.55%。第一恶性肿瘤发生年龄为44~69岁,平均年龄56.5岁;第二恶性肿瘤发生年龄为47~72岁,平均年龄63.0岁。第一肿瘤与第二肿瘤诊断间隔时间为4个月至18年。 2.10例MPMNs发生恶性肿瘤部位:肺4处,乳腺4处,胃、口腔各2处;子宫、鼻咽部、气管、胆囊、膀胱、前列腺、结肠、腰部各1处。 3.病例、诊断及治疗,见表1。
表1 10例MPMNs病理特点、诊断及治疗
病 例 性 别 第一原发癌瘤 间隔时间 第二原发癌瘤 随访 备注 年龄 诊断 治疗 诊断 治疗 1 女 45 右乳单纯癌 根治术、化疗、内分泌治疗 2年5个月 左乳浸润性小叶癌 改良根治术、化疗、内分泌 2年后死亡 TAM治疗2年 2 女 50 左乳粘液腺癌 根治术、内分泌治疗 4年7个月 子宫内膜癌 内科支持治疗 2个月后死亡 有双侧卵巢囊肿史 3 男 48 膀胱移型细胞癌 膀胱部分切除术 15年 前列腺腺癌 去势术 存活8个月后失访 吸烟史20余年 4 女 52 鼻咽未分化癌 放疗 18 左软腭中分化磷癌 放疗、化疗、存活9个月后失访 5 男 58 左肺中央型鳞癌 全肺切除术 1年9个月 气管鳞癌 激光治疗、放疗、化疗 存活8个月后失访 6 女 67 右上肺低分化鳞癌 肺叶切除术、化疗、放疗 4个月 胃窦部低分化腺癌 化疗 1个月后死亡 吸烟史30余年 7 男 64 左肺叶央型鳞癌 化疗 8个月 胆囊低分化腺癌 胆囊切除术、内引流术 4个月后死亡 吸烟史20余年 8 男 60 腰部纤维肉瘤 肉瘤根治术 1年5个月 胃窦部腺癌 化疗 出院后失访 9 女 44 右乳导管内瘤 改良根治术、放疗、化疗 3年5个月 上腭B型淋巴瘤 化疗 出院后失访 10 男 69 结肠肝曲粘液腺癌 右半结肠根治性切除术 2年8个月 右下肺癌(痰中找到癌细胞) 化疗 2年后死亡 吸烟史30余年 讨 论 1.MPMNs的诊断及其分类 多发原发性恶性肿瘤是指单个或多个脏器,同时或先后存在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恶性肿瘤[1]。目前国内外普遍公认是Warren和Gates于1932年提出的诊断标准[2]:即1.每一肿瘤必须证实其为恶性肿瘤。2.每一肿瘤境界必须彼此分开。3.必须明确除外一瘤为他瘤的转移源[3]。本组病例均符合以上标准。 国内讨论MPMNs分类时,普遍根据先部位癌与第二原发癌确诊时间不同,分为同时性MPMNs和后发性MPMNs[5]。采用的时间间隔标准以6个月多见,也有以1年为界的。本文以6个月为准。但无论从指导临床流行病学或从其启示方面来看,1961年,Moertel[6,7],提出的分类方法更值得大力提倡,见表2。 自Moertel以后,许多文献对MPMNs分类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或把相同脏器同一组织MPMNs(A类)归为多中心[1] [2] 下一页 上一个医学论文: 带腓肠神经伴行血管蒂逆行岛状皮瓣移植 下一个医学论文: 分离小血管襻减压治疗神经原性高血压临床报告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