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O 型圈附着体在可卸义齿中的应用 |
|
吴利群 盛列平 赵其荣
摘要 目的:增加可卸义齿固位,缓冲应力。方法:在类似套筒冠义齿设计上,内层冠与基牙粘结固定,外层冠与义齿支架相连,在两者之间放置“O”型圈,使之有机结合。在内层冠轴面切1/3处设计一环形凹槽;在外冠内侧壁也设计一凹槽在二凹槽之间放“O”型硅橡胶圈。结果:“O”型圈义齿固位好,并保护基牙,适应征广,制作方便。结论:“O”型圈义齿是一种很好的可摘义齿设计方法。 关键词 “O”型圈附着体 套筒冠可摘义齿
“O”型圈附着体可摘义齿是套筒冠可摘义齿基位上产生的改良方法,在类似套筒冠可摘义齿基牙内、外层冠之间增加了“O”型硅橡胶圈来增加固位[1,2]。Baum[1]等在80年代提出了“O”型圈义齿,通过“O”型圈弹性固位力提高了内、外冠之间固位效果,也方便了临床应用和技工室制作,增加了广泛性。五年来在Baum亲自指导下,我科开展了此项修复,取得了满意效果。 “O”型圈附着体可摘义齿是在基牙内层冠轴面切1/3处设计一深约0.5~0.75 mm,宽1 mm的环型凹槽,同时在外层冠相应位置内侧也设计一凹槽,在二凹槽之间放置一“O”型硅橡胶圈,利用它所产生弹性固位力和双套筒之间磨擦力行使双重固位力。
材料和方法 一、材料:1.“O”型圈,为一种特殊的硅胶圈(由Dr.Baum牙科中心提供)。2.金属:内冠可用金合金或等中熔合金,外冠合金根据冠表面设计选择,烤瓷合金或支架合金。 二、临床过程:1.义齿设计与基牙选择:“O”型圈附着体活动义齿可分为(a)全牙弓义齿;(b)混合型义齿。2.取研究模:取研究模型,用模型观察器来建立一个支架的共同就位道。3.基牙制备:基牙颊面和面必须均匀磨除2~2.5 mm,并消除倒凹,然后在切()1/3处再均匀磨去0.5 mm,以给内层冠凹槽足够空间。4.试内层冠:把技工室制作、抛光好的内层冠在基牙上试戴,要求有正常的边缘及必要的咬合空间,内冠上凹槽必须深度在0.5~0.75 mm,宽1 mm,壁直底平。然后把内层冠用磷酸锌粘固粉粘结在基牙上(见图1)。5.选择一大小合适的“O”型圈,放入内冠凹槽(见图2),取模,并用硬石膏倒模型,用硅橡胶全颌位记录。送技工室制作为外层冠与支架。6.试外层冠与支架:外层冠必须与内层冠吻合,并使“O”型圈完全就位(见图3、4),可用Fit-Check检查二者是否凹槽处相吻合。7.取堤记录,送技工室完成修复体。8.戴牙:把外层冠的修复体戴入病人口内进行调、试戴,放入“O”型圈,多个基牙可先放一个“O”圈,以后根据固位力再增加“O”圈数量。
图1 基牙上试戴内层冠
图2 “O”型圈放入内冠凹槽
图3 外层冠剖面
图4 内、外层冠吻合,使“O”型圈就位
结 果 作者应用这种设计为8名患者制作10件“O”型圈附着体义齿,其中3件为全牙弓“O”型圈附着体义齿,7件为“O”型圈附着体与卡环支架联合固位设计。设计“O”型圈附着体基牙共21颗,其中有轻度松动牙6颗,经根管治疗的残根8颗,严重磨耗牙及错位牙各一例。经过1~5年应用,除一例全牙弓型义齿因表面烤塑折裂以外,其余效果均良好。X线摄片检查6颗松动基牙周情况均未发现有明显牙周吸收增加。8颗根管治疗后残根也均未发生折断。8名患者均感义齿舒适,咀嚼有力。
讨 论 “O”圈附着体活动义齿独特之处在于: 1.与套筒冠相比较,由于套筒冠固位主要是依靠内层冠与外层冠之间的磨擦力,这就增加了技工室的制作难度;同时在多基牙选择上也为了达到各基牙之间各轴面平行,&ldquo[1] [2] 下一页 上一个医学论文: 联合应用阿昔洛伟治疗眼睑带状疱疹 下一个医学论文: 91例胸膜活检的临床与病理研究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