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38例 |
|
朱 波
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是男科常见疾病,青壮年好发。我科近二年来,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该病,取得较好效果。现介绍如下。
临床资料 一、一般资料:72例病人均为男性科门诊病例,随机分为两组。中西医结合治疗组38例,其中年龄最小20岁,最大50岁,平均年龄35.6岁。西医对照组34例,年龄最小22岁,最大49岁,平均年龄36.8岁。 二、诊断标准:临床症状:①排尿异常:不同程度尿频、尿痛,尿道灼热刺痒,于尿末或大便时尿道有白色粘液样分泌物溢出。②局部疼痛:会阴、生殖区、下腹耻骨上区、腹股沟及腰骶部疼痛不适。前列腺触诊:前列腺表面不平或不对称;腺体稍肿胀或缩小;质地不均匀,局部压痛。前列腺按摩液镜检白细胞>10个/HP,或见成堆脓细胞,细菌培养阳性。 三、治疗方法: 1.治疗组 A)中医中药:根据初诊时临床表现,参照高等医药院校教材《中医外科学》中“前列腺炎”的辨证,将病人分为四型治疗。①湿热壅阻型:证见小溲频急,尿黄浊,会阴、腰骶部有明显胀痛感,苔黄腻,脉滑数。治以清利湿热。八正散加减。②阴虚火动型:腰膝酸软、头晕眼花,遗精多梦,大便时常有“白浊”滴出,舌质红,脉细数。治宜滋阴肾,泄相火。知柏地黄汤合草(艹)/(解)分清饮。③肾阳不足型:腰膝酸频,畏寒头晕,阳萎早泄,劳累后有“白浊”滴出,舌淡胖,脉弱,宜温肾补阳固精。右归丸合金锁固金丸。④气血瘀滞型:小腹、会阴坠胀隐痛,血尿,血精,舌紫,脉涩。宜活血化瘀。前列腺汤加减。B)西医治疗:采用经会阴皮肤前列腺直接药物注射法:会阴部皮肤用PVP液消毒后,术者戴无菌,左食指作肛诊引导,用6号封闭针在会阴部垂直进针,刺入皮下近3厘米,有脱空感,证实针刺入前列腺侧叶内,回抽无血,注入头孢氨噻肟钠1.0克,地塞米松2毫克,2%利多卡因2毫升,生理盐水5毫升。每周二次,前列腺两侧交替注射,10次为一疗程。 2.对照组 复方磺胺新诺明片,一次二片,一日二次;甲硝唑片,一次0.4克,一日三次。共服40天。 两组病人每晚温水坐浴,每周前列腺按摩一次。 四、治疗结果:疗效标准为参照《临床疾病诊断依据治愈好转标准》[1],进行疗效判定。治愈:临床症状消失,三次前列腺按摩液检查正常;好转:症状改善,按摩液检查仍不正常;无效:临床症状未见减轻或反加重,前列腺按摩液检查无变化。评定结果:治疗组38例,治愈20例,好转13例,无效5例,有效率86.8%。对照组34例,治愈7例,好转12例,无效15例,有效率55.9%。经统计学处理,两组有效率比较,P<0.01,有非常显著差异。
讨 论 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发病隐匿,迁延难治,日久伴见性功能障碍及神经官能症。中医将该病归于“精浊”、“劳淋”范畴,病久相火久遏不泄,湿热不清,则精道气血瘀滞。 近二年来,笔者运用中药内服结合前列腺直注方法,治疗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头孢氨噻肟是新一代头孢菌素,对前列腺炎常见致病菌有较好杀灭作用,地塞米松抑制炎性反应及纤维细胞增生和肉芽组织形成,利多卡因减轻局部刺激[2],通过腺体内直注方式,使腺体内达到较高的药物浓度,结合中草药内服,治愈率较以往单一治疗均有提高。
作者单位:浙江省象山县中医院 315700
参 考 文 献
1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卫生部编.临床疾病诊断依据治愈好转标准.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87.797~798. 2 谷现恩,等.现代前列腺疾病.北京: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1996.
上一个医学论文: 闭合复位经皮交叉穿针骨水泥外固定治疗老年性股骨粗隆间骨折 下一个医学论文: 鼻中隔粘膜剥离切割术治疗高反应性鼻病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