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绿色健康网 >> 医学论文 >> 临床医学论文 >> 正文  

15例老年性痴呆的中药治疗

卢桂华

  老年性痴呆是一种中枢神经系统原发性、退行性变性疾病,主要临床表现为痴呆综合征,基本病理变化为脑组织弥漫性萎缩和退行性改变。本病病因目前尚未完全阐明,西医对此病治疗较为棘手,疗效也欠理想,中医中药治疗有一定优势[1]。笔者自1997年至1998年间,在本院老年精神科住院的15例老年性痴呆病人进行了中药治疗,并与西药治疗的病人进行对照,现总结如下。

临床资料
  1.一般资料 采用中药治疗病人共15例,其中男7例,女8例;年龄60~84岁,平均68岁,65岁以上占9例;病程6月~3年不等。诊断符合老年性痴呆,标准为凡在60岁以上,缓慢起病,逐渐进展,以智能缺损为主要临床表现,同时可伴有情绪变化,人格改变或精神症状。MMSE<20分。颅脑CT提示:脑回变窄、脑沟增亮、脑室扩大。排除脑血管性痴呆及其他各种痴呆。对照组与中药治疗组的性别年龄、疾病严重度、病期相匹配为随机分配。对照组采用西药吉洛特治疗,共15例,男7例,女8例,年龄61~82岁,平均67岁,两组年龄、病期及疾病严重度无差异(P>0.05)。
  2.治疗方法 中药治疗病例均采用以补肾填精,化痰开窍法。基本方:熟地、制首乌、鹿角胶、枸杞、山药、黑芝麻、石菖蒲、陈胆星、远志、姜半夏等。加工制成散剂,装入空心胶囊,每粒含生药0.5 g,每次6粒,每日二次,白开水送服,治疗时间2~4月。西药组服吉洛特2粒,每日三次,时间为2~4月。
  3.治疗结果 中药治疗组经2~4月的治疗,并按标准进行治疗前后的自身比较。其中显效6例(40%),有效5例(33.3%),无效4例(26.7%),总有效率73.3%。对照组显效3例(20%),有效4例(26.7%),无效8例(53.3%),总有效率46.7%。两组总有效率比例P<0.05,有显著性差异。
  4.典型病例:夏某,男,78岁,已婚,退休职工。于1997年5月无明显诱因逐渐出现记忆力减退,外出后不能回家,记不清自己的年龄,计算明显下降,用过的物品经常找不到,遗忘放在何处,遇亲友想不起称呼,连饮食也经常遗忘,平日穿衣更不能适应天气变化,梳洗也难以应付,生活不能自理,同时伴有耳闻人语,无故哭笑,睡眠障碍等,病情呈进行性加重,于1997年12月由家属陪同来我院住院。舌淡红,苔薄净,脉小弦。证属肝肾不足,痰蒙清窍,治拟补肾填精,化痰开窍,予上述基本方治疗3月。记忆、计算明显好转,一般生活能自理,对工作人员有礼貌,耳闻人语等精神症状基本控制。

讨  论
  中医认为,老年痴呆大抵由于年迈肝肾不足,髓海空虚所致。“肾主骨,生髓通于脑”,“脑为髓所聚”,“脑为元神之府”,脑之神明依赖髓之荣养,肾衰,生髓不足,继之则髓海空虚,脑失充润,神明呆滞而痴呆始生。本病病位在脑,与肝肾关系密切,多属本虚标实之证,故治疗宜标本兼治。由于目前治疗本病无特效方法,治疗效果大多欠佳[2]。中医治疗此病有一定优势,特别是补肾填精,化痰开窍之法给老年痴呆病人带来一线希望。因本研究尚为初试,治疗时间较短,今后将扩大病例,对中药、西药及中西药结合治疗等作进一步的对照研究。

作者单位:浙江省湖州市第三人民医院 313000

参 考 文 献

1 沈渔屯 阝主编.精神病学.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7.388~389.
2 林天东,卢永兵,付海丽主编.老年医学新进展.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1997.232.


  • 上一个医学论文:

  • 下一个医学论文:
  • 相关文章
    浅表淋巴结肿大的151例艾滋病患者淋巴
    CD150在成人乙型肝炎疫苗无应答者体外
    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恶性变25例临床分析
    肾癌下腔静脉癌栓的诊断和手术治疗 附
    血管内治疗椎基底动脉夹层动脉瘤  附4
    超大剂量化学药物和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治
    外阴恶性黑色素瘤治疗15例报告
    覃汉梅 曾 榕 子宫颈电环切除术治疗宫
    45例重度创伤病人ICU治疗临床效果分析
    甲状腺肿瘤CD15抗原表达及临床意义
    阿米巴痢疾154例临床分析
    老年人小脑出血35例临床分析
    48例老年人肺上叶前段或舌段病变临床分
    Copyright © 2006-2012 绿色健康网(www.gio.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网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