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绿色健康网 >> 医学论文 >> 临床医学论文 >> 正文  

脊髓损伤患者泌尿系感染细菌学特征及对策

王志 关骅 李晨

  摘要 本文分析脊髓损伤患者泌尿系感染的病原菌构成及耐药 状况。对1998年1月至1999年6月住院SCI患者中段尿进行培养、病原菌鉴定及药敏试验。结 果显示456株病原菌中G-杆菌与G+球菌之比为9.36∶1。G-杆菌耐药率依次是铜绿假单 胞菌、阴沟肠杆菌和大肠杆菌。金葡菌的耐药率62%。根据SCI患者泌尿系感染病原菌特点 及耐药机制的不断变迁,合理选择抗菌药物并综合运用其它治疗手段控制感染十分重要。
  关键词 脊髓损伤;泌尿系感染;细菌学;耐药性

Bacteriological characteristic of urinary infection in SCI pati ents and clinical countermeasure

WANG Zhi,GUAN Hua,LI Chen
(Chinese Journal of R ehabilitation Theory & Practice)

  Abstract To investigate constituent ratio and drug- resistant status of pathogenic bacterium in SCI patients with urinary infection .The germ cultures of midstream urine samples and identifications to 456 stains pathogenic bacterium were conducted,susceptibility to antibiotics were tested.Th e results showed that G- baccili occupied absolute predominance among pathogen ic bacterium.It is very important to select antibiotics rational for urinary inf ections of SCI patients according to the results of susceptibility tests.
  Key words SCI;urinary infection;bacteriology;drug re sistance

  脊髓损伤患者由于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后逼尿肌及括 约肌功能失调造成膀胱排尿功能障碍导致尿潴留,其中高位截瘫患者还可因膀胱高压而引起 尿液返流,同时由于尿道粘膜分泌型免疫球蛋白明显降低及机体细胞免疫功能抑制[1 ,2],容易发生泌尿系感染。随着现代康复医学的进步,对SCI患者泌尿系感染的控制提 出了更高的要求。现将从1998年1月至1999年6月住院164例SCI患者中段尿标本分离得到的45 6株病原菌的特点加以分析,供临床治疗时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菌株来源与鉴定
  标本来源于1998年1月至1999年6月在我院住院的SCI患者。取患者中段尿标本,按常规方法 培养分离鉴定,获得纯培养后采用API鉴定系统鉴定菌种。共分离获得456株引起泌尿系感染 的病原菌。
1.2 药敏试验选用的抗菌药物
  青霉素、苯唑西林、红霉素、头孢氨苄、头孢唑啉、磺胺甲口 恶唑-甲氧嘧啶、氯林可霉素、万古霉素、氨苄西林、哌拉西林、庆大霉素、阿米 卡星、头孢呋肟、头孢哌酮、头孢曲松、头孢他啶和诺氟沙星、环丙沙星。以上药物的药敏 纸片购于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
1.3 药敏测试方法和质量控制
  抗菌药物敏感试验采用K-B纸片扩散法,试验规格按美国临床实验室国家标准化委员会(NCC LS)制定的指南进行。每周对所用的抗菌药物纸片检测铜绿假单胞菌ATCC 25853、大肠埃希 菌ATCC 25922、金黄色葡萄球菌(金葡菌)25923三种标准菌株的敏感范围,被检测的药物纸 片均符合NCCLS规定的抑菌圈直径范围。

2 结果

2.1 临床分离细菌分布
  分离得到的456株病原菌中G-杆菌412株,G+球菌44株,二者之比为9.36∶1。G-杆菌 中又以大肠埃希氏菌居首位,其次是铜绿假单胞菌、克雷白菌属等,见表1。G+球菌中主 要为金葡菌(20/44,45.4%)和

[1] [2] 下一页


  • 上一个医学论文:

  • 下一个医学论文:
  • 相关文章
    内源性一氧化氮在大鼠应激性胃粘膜损伤
    协同刺激因子B7在药物性间质性肾炎和I
    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选择性抑制剂对大鼠
    内毒素诱导的肝细胞及枯否细胞凋亡与肝
    胸腰段脊髓损伤的康复治疗
    热应激反应对感染性休克大鼠肺损伤的影
    颅脑损伤并发低钠血症的概念问题
    外伤性上矢状窦中后2/3段损伤四例
    十二指肠损伤的诊断与治疗(附19例报告
    运用原位末端标记技术检测大鼠缺氧缺血
    遗传性脊髓小脑型共济失调的CAG三核苷
    常用化疗药物致兔耳缘静脉损伤实验观察
    有关颅脑损伤病人护理诊断临床应用探讨
    Copyright © 2006-2012 绿色健康网(www.gio.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网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