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绿色健康网 >> 医学论文 >> 临床医学论文 >> 正文  

大前庭导水管综合征23例报告

syndrome;hearing loss;hea ring rehabilitation

  大前庭导水管综合征是一种先天性内耳畸形,主要表现为耳聋。以前国内报 道较少。近年来随着影像诊断技术的发展,对该病的认识也逐渐加深,现报告我中心听力门 诊部1994年1月~1998年12月共接诊的23例本病患者,并结合文献,对本病的特点和听力康 复措施进行探讨,以供同道参考。

1 临床资料

  23例(46耳)中,男14例,女9例。年龄1.2~7.3岁,平均3.5岁。患儿均因出生后即发现听力 下降伴语言障碍就诊。19例对鞭炮声或大鼓声有听性反应,无语言能力,4例对大声讲话有 听性反应,能说简单的日常用语,但吐字含糊不清。所有患儿无典型的眩晕发作,5例患儿 站立和行走不稳,经常摔跤。23例中有2例为兄弟,但父母及家族成员无相同病史,其余否 认家族病史。12例母妊娠早期有感冒病史。
  所有患儿均进行主、客观的听力学检查,主观检查根据不同年龄选择其适宜的测听方法,1 ~3岁选择条件定向反应测听,3~5岁选择游戏测听,5岁以上选择纯音测听。客观检查包括 声阻抗、ABR、40HzAERP及多频稳态电位检查。全部患儿均为感音神经性聋,听力损失56~7 0dB(HL)11耳,71~90dB(HL)25耳,>90dB(HL)10耳,16例双耳听力损失程度不一致。听力 图以下降型曲线为特征,高频下降型34耳,平坦型6耳,岛状听力6耳。2例患儿行前庭功能 检查,显示前庭功能低下。高分辩内耳CT检查,单纯前庭小管扩大者27耳,伴有大前庭及半 规管畸形12耳,伴耳蜗畸形者7耳。无智力及其他发育障碍。
  17例30耳根据听力损失程度验配了适宜的助听器,并进行听觉语言康复。以后,每3~6月复 查听力,评估助听效果。复查中发现5例患儿因噪音、头部受创而出现突发性的听力下降, 听觉动态范围变窄,2例伴有步态不稳、恶心、呕吐等典型的眩晕发作,后因及时扩血管、 神经营养及高压氧的综合治疗,5~10天听力恢复至以前水平,再无眩晕发
  
作。5例有不明原因的渐进性听力下降,高频下降显著,治疗后听力无改善,所有 聋儿佩戴助听器并经过康复训练后,语言能力有较大进步,4例学龄聋儿均进入普通小学。

2 讨论

  近年来,随着高分辩内耳CT的广泛应用,听力学家们发现以前许多不明原因的先天性耳聋是 由于先天性内耳畸形所致。而大前庭导水管综合征则是最常见的内耳畸形。Levenson等 [2]观察到该病与Mondini畸形的发病比例为4∶1,张素珍等[3]在对77例聋儿的病因分析中发现本病占首位,为34.9%,廉能静[4]报告250耳先天 内耳畸形中前庭导水管扩大占105耳,我中心听力门诊部也发现,该病的确诊率逐年上升。
  前庭小管是由前庭内壁向后延伸至颅后窝岩锥后的小骨管,内淋巴管经此管连接内淋巴囊和 前庭迷路,再经连合管与蜗管相连。胚胎早期前庭小管短直宽大,嗣后变窄延长呈“J”形 ,4岁左右发育成熟。若胚胎早期淋巴管发育障碍,前庭小管可保持宽大状态,出生后形成 前庭导水管扩大畸形。至于其引起感音神经性聋的病因,尚不十分清楚,Griffith[5 ]认为该病属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或X连锁遗传,潜在性分子缺陷的异常表达是其遗传学基 础。多数学者则认为该病为胚胎发育性疾病,其发生与胚胎早期内淋巴管发育障碍有关,感 染是其主要诱因。本研究中仅2例为亲兄弟,21例为散发病例,所有家长均否认有家族遗传 史,12例聋儿家长在孕早期有感染史,此结果接近多数学者的观点。

上一页  [1] [2] 


  • 上一个医学论文:

  • 下一个医学论文:
  • 相关文章
    研究肺静脉前庭在犬心房颤动中的作用
    胶带造口术治疗前庭大腺脓 囊 肿42例分
    Copyright © 2006-2012 绿色健康网(www.gio.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网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