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业疗法在偏瘫患者上肢精细动作恢复中的作用 |
|
须保持独立。手指如果有自主 运动时,可采用圆球、圆柱体、方体谜盒插木钉(跳棋)等进行抓、捏的练习。 1.3 精细动作训练 主要着重于眼手的协调,可利用花片组装、镶嵌作业等。初始可用健 手帮助患手,鼓励患者双手操作。
2 结果
对上肢综合性运动功能评定采用Fugl-Meyer积分法[1],着重评估上肢运动部分, 统计其得分。最高分为66分,63~65分为轻度运动障碍,56~62分为中度运动障碍,33~55 分为明显运动障碍,<33分为严重运动障碍。评定工作由同一医师进行,并经统计学处理, P<0.05认为有统计学差异。结果表明,经治疗后偏瘫上肢及手的功能均得到不同程度 改善,上肢综合性运动功能积分值有显著提高(表1)(P<0.01),治疗前后ADL能力积分 也有很大提高(表2)(P<0.01)。
表1 作业治疗前后Fugl-Meyer评定结果(n)
得分 障碍程度 治疗前 治疗后 63~65分 轻度功能障碍 3 24 56~62分 中度功能障碍 10 28 33~55分 明显功能障碍 35 7 <33分 严重功能障碍 19 8
表2 作业治疗前后ADL能力评定结果(n)
得分 评定 治疗前 治疗后 >60分 良 4 42 60~41分 中 36 16 ≤40分 差 27 9
3 讨论 偏瘫患者上肢功能恢复比下肢慢,并常常恢复不好,且最难恢复的是手功能,尤其是手指背 伸动作。原因是手的动作最需大脑皮层控制,而且精细动作能否协调,还依赖有正常感觉。 此外,在康复治疗中,人们往往比较重视步行训练,而忽视患侧上肢和手的训练,尤其当患 者使用健侧手来进行活动后,对患侧手的利用和控制就更困难。但是,患侧上肢及手的功能 障碍会影响身体其他部位功能的发挥,如上肢屈曲痉挛状态会妨碍平衡反应,影响步行及其 他生活动作。因此,在治疗中,除了运动训练外,采用作业疗法强化上肢及手功能训练,能 有效地恢复各种精细协调动作,提高生活质量。本组患者治疗后,上肢及手功能改善的达78 %,ADL能力提高的达87%,充分说明作业疗法对改善偏瘫上肢的精细动作是行之有效的。 作业疗法早期被称为职业疗法,是指应用与日常生活和工作有关的各种作业活动或工艺过程 进行的治疗。治疗师通过作业治疗指导部分恢复功能的患者或残疾者,有目的、有针对性地 选择进行某项活动,以便进一步改善和恢复躯体、心理和社会各方面的功能,其重点着重于 增强手的灵活性、眼的协调性,对动作的控制能力和工作耐力的训练。 在对患者实施作业疗法时,必须对患者的情况有比较全面的了解,因地制宜,因人而异,按 治疗目的,从关节活动度、知觉运动、认识技能等方面来选择适当的作业项目。在欧美各国 的作业治疗室里,除ADL训练室外,作业治疗一般都设置木工、编织、粘土这三个项目,这 三种作业治疗能使机体所有的运动和动作都得到充分发挥。但是,目前在我国决定作业治疗 的作业项目时,要充分发挥和利用所在医院的现有条件和当地的工业和工艺生产特点,充分 利用较易购置的器具和材料。在作业治疗中,游戏作业的应用范围及利用价值都非常大,限 于室内的游戏大体上可分三组:以手的灵活性训练目的的如棋子,以上肢协调性为训练目的 的如投圈,以上肢及躯干粗大动作为训练目的的如滚球。ADL训练是作业治疗的一项重要内 容,应尽早从床边开始,目的是让有上下肢运动功能障碍的患者尽可能不依靠外人的帮助, 独立完成生活中必须完成的基本动作。
上一页 [1] [2] 上一个医学论文: 电针治疗血管性痴呆的疗效及对P300的影响 下一个医学论文: 大前庭导水管综合征23例报告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