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用Rosenbek 8步法治疗言语失用1例 |
|
卫冬洁 李胜利
中图分类号:R4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9771(2000)02-0070-03
言语失用是不能执行自主运动进行发音和言语的活动,而且这种异常是在缺 乏或者不能用言语肌肉的麻痹、不协调或肌力减弱来解释的一种运动性言语障碍[1] 。其病因是由于脑损伤所致,大部分患者为单侧左大脑半球的损伤伤及第三额回。言语失 用常常伴随Broca失语出现,单独出现的很少。
1 临床资料
患者男,42岁,右利,中专文化水平。因被他人铁锤击中头部而入院治疗。当日行开颅术, 术后3天意识转清,但右侧肢体活动不灵,言语表达有明显的障碍,言语理解可。经言语检 查:听理解与文字理解均正常,书写用左手,偶有错写,无口颜面失用表现。自发语含糊不 清,多音素性错语,声调和语调与要说的词或句子相同,不能复述、命名和朗读;发音错误 无一贯性,有探索行为,辅音的置换、歪曲多,有构音动作、构音器官协调运动的混乱。CT 示:左顶叶挫裂伤。言语障碍诊断:言语失用。
2 方法
2.1 评测方法 2.1.1 首先观察患者的自发语是否具有言语失用的症状特征[1,3]:(1)音 的错误缺乏一贯性,重复同样的词时会出现不同的错误音。(2)在错音种类中,辅音的置换 最多,其次是辅音省略、添加、反复等。(3)随着构音器官运动调节的复杂性增加,发音错 误也相应增加,其中摩擦音和塞擦音最容易出现错误。(4)辅音在词头的位置比在其它位置 的发音时错误多。(5)在置换错误中,与目标音的构音点和构音模式相近的音被置换的最多 。(6)自发性言语和反应性言语(1~10、星期、问候语等)的错误少,有目的性、主动的言语 错误多。(7)发音错误随词句的长度和难度增加而增多。(8)有构音器官的探索行为。(9)有 韵律的障碍、反复自我修正、速度降低、单音调、口吃样的停顿等特点也会呈现出来。(10) 在多数情况下,患者对自己的错误很在意。如果发现患者的言语符合以上的特征,则可以初 步判断其有言语失用的障碍。 2.1.2 其次还要按照下面的检查顺序进行相应的检查(由中国康复研究中心 听力语言科制),才能最后判断患者是否为言语失用。 元音顺序(1、2、3说5遍) 1.a——u——i 正常顺序 元音错误 摸 索 2.i——u——a 正常顺序 元音错误 摸 索 3.词序(复述爸爸、妈妈、弟弟) 正常顺序 词音顺序 摸 索 4.词复述(啪嗒、洗手、你们打球、不吐葡萄皮) 正 常 词音错误 摸 索 2.2 治疗方法 言语失用是实现说话运动过程的障碍,它的治疗原则应该集中在异常发音上,因此与适用于 失语症和构音障碍的语言刺激、听觉刺激治疗过程不同。其治疗目的在于建立每个目标音发 出的运动模式,从而获得连续音节发出的运动模式,最终达到能正确、有目的、随意说话的 目标。 对于言语失用患者来说,首先能够从听觉上判断出正确音和错误音,并且确定目标音的位置 是治疗的前提条件。其次利用视觉来指导构音器官发音是治疗的关键,建立和强化视觉记忆 对成人言语失用的成功治疗是最重要的。 治疗时可参照以下8个步骤逐步进行。 第一步:在视觉(口型)+听觉刺激下与患者同说。 第二步:呈现视觉刺激来复述。 第三步:在听觉刺激下复述。 第四步:在听觉刺激5秒后再复述。 第五步:利用文字刺激进行朗读。 第六步:除去文字刺激后说出目的词。 第七步:提问后自发回答。 第八步:在有游戏规则的场合下说话。 在临床上还要进行以下的治疗。 2.2.1 发声训练 用手按腹部帮助患者发声,一般练习元音的发音。要求患者在放松状态下能长时间的发声。 2.2.2 构音器官训练 (1)口唇和舌的粗大运动及反复运动训练同时进行,当不能模仿时,利用两人均可看到面部 运动的镜子进行训练。 (2)在可能的情况下用口头命令来指示患者本人进行训练。 2[1] [2] 下一页 上一个医学论文: 针灸疗法对合并睡眠障碍的早期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的影响 下一个医学论文: 电针治疗血管性痴呆的疗效及对P300的影响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