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绿色健康网 >> 医学论文 >> 临床医学论文 >> 正文  

针灸疗法对合并睡眠障碍的早期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的影响

时,对有失眠的患者:(1)加针刺某些安神穴和贴压耳穴为实验 组(E组);(2)口服安眠药(安定)为对照1组(C1组);(3)对失眠不用任何干预为对照2组(C 2组)。从结果上看,凡能提高患者睡眠质量的E组、C1组,其运动功能恢复速度较C2 组要快和好,且针灸远期安眠作用较安定优。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70例患者来自我院神经科、康复科、中医科病房,均有脑卒中史,并经CT检查符合1997年中 华神经外科学会《脑血管病疾病分类及诊断标准》[2],全部病例均首次发病,病 程≤60天,病情稳定,发病后每晚睡眠总时间少于300分钟,但排除急性期重度昏迷、严重 脑疝或合并严重心肺功能不全和神经、肌肉、骨髓病变所致运动功能障碍者,各组病例入院 时的一般情况见表1、2。

2 分组及治疗方法

2.1 分组
  70例患者按入院日期凡是3的倍数的为E组,不是3的倍数的按奇偶数分成C1组与C2组,E 组25例,C1组22例,C2组23例。对三组患者入院时一般情况、睡眠总时间、患肢简式Fu gl-Meyer评分,作χ2或t检验,P>0.05。见表1、表2。
2.2 治疗方法
  纳入的病例在生命体征稳定后,即开始接受针灸、康复训练等康复治疗,同时继续接受必要 的临床药物治疗,但一律停服可能影响疗效的药物。
  E组:除按针灸常规[3],脑卒中初期选用患侧三阳经穴外,加取健侧三阴交、太溪、 神门、内关、安眠等具有滋阴安神的穴位和四神聪等头穴,及两耳交替贴压王不留行籽(耳 穴选:神门、肝、肾、心、交感、枕、内分泌等)。停用任何有安神、安眠作用的中西药。 并由康复师对患者进行必要的康复训练。
  C1组:仅通过口服安定来提高睡眠质量,其它治疗同E组。
  C2组:对失眠无任何干预(既不用针灸,也不用中西药),其它康复治疗同E组。
  以上针灸治疗采用平补平泻手法。每次进针后开始行针,至患者得气并向周围扩散时,停止 手法,并留针30分钟,隔10分钟行针1次,每天1次,10天为一个疗程。耳穴3~4天换1次王 不留行籽,两耳交替进行。两个疗程间歇2天,共6个疗程。

表1 三组资料的一般情况比较


项  目 E组 C1组 C2组 P值
平均年龄(岁) 60.82±5.17 59.97±6.02 61.02±5.84 >0.05
 
性  别 男(例) 16 15 16 >0.05
女(例) 9 7 7
患  侧 左(例) 14 12 13 >0.05
右(例) 11 10 10
 
病  因 梗塞(例) 15 14 15 >0.05
出血(例) 8 7 7
混合(例) 2 1 1
 
病  程  (天) 14.12±7.31 14.78±7.0 1 14.39±6.98 >0.05

  本研究除性别、患侧、病因用χ2检验外,其余均用t检验。
表2 三组患者治疗前简式FMA积分、睡眠总时间比较(±s)


项  目   E组 C1组 C2组 P值
简式FMA积分 上肢  17.80±15.12  17.63±16.08  18.21±15.46 >0.05
下肢 14.10±7.10 13.92±7.85 14.31±7.03 >0.05
睡眼总时间 (分) 248.13±38.71 250.0 7±34.28 250.21±35.14 >0.05

2.3 评定:
  运动功能的评定用简式Fugl-Meyer运动评分法[4]。均由专人负责评定。睡眠总时 间指每晚从最初入睡后至最后醒转时间减去其中中途觉醒时间(此项工作由家人或陪人经培 训后进行记录)。最后对各治疗阶段睡眠总时间,简式FMA积分分别进行统计学分析。

上一页  [1] [2] 


  • 上一个医学论文:

  • 下一个医学论文:
  • 相关文章
    自我暴露疗法结合反应预防治疗强迫症
    血浆置换疗法在皮肤病中的应用
    血浆置换疗法在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中的
    血浆置换疗法在风湿免疫性疾病中的应用
    血浆置换疗法在肾脏疾病 器官移植中的
    血浆置换疗法在消化系统疾病中的应用
    抗凝疗法在血管外科中的应用
    针灸治疗宫颈癌术后尿潴留的研究
    按摩加心理疗法治疗癔病18例
    雌激素替代疗法对绝经后冠心病患者及正
    营养疗法联合呼吸兴奋剂治疗肺性脑病2
    针灸治疗腰痛150例
    针灸配合拔罐治疗颞下颌关节功能紊乱综
    Copyright © 2006-2012 绿色健康网(www.gio.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网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