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康复医学专业住院医师临床培训方案的探讨 |
|
张建宏 范建中
摘要: 现代康复医学20世纪80年代初在我国刚刚起步,康复科住院医师培训有待 规范化、科学化。本文就康复医学住院医师培训的原则、实施方案进行初步探讨。 关键词: 康复医学;住院医师;培训方案 中图分类号:R49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9771(2000)02-0081-04
康复医学涉及神经内外科、骨科、心血管科、呼吸科、精神科及生物医学工 程等多个学科。康复医学从人的整体功能出发不仅关心躯体的病变,也涉及心理、社会、经 济等方面的影响因素。除应用一般的医疗技术外,主要采用专门技术进行综合治疗,促进功 能恢复。这些就决定了康复医师培训具有自身的特点,康复医学专业住院医师培训在继续医 学教育中占重要位置但尚在探索阶段。本文就本专业住院医师临床培训的原则、实施方案作 初步探讨。
1 康复医学专业住院医师培训应遵循的原则
康复医学专业具有多科性和跨科性的特点,以“功能训练、全面康复、重返社会”为原则, 采用小组工作(team work)形式开展工作。其实践性强、涉及内容广泛,故住院医师培训应 遵循以下原则。 1.1 注重实践的原则 医学是实践科学,康复医学除需掌握一般临床技能外,还要参与功能评估、运动治疗(PT)、 作业治疗(OT)、语言治疗(ST)及理疗等具体操作过程。从功能评估到治疗技术,每一步都有 很强的操作性,康复医师培训中强调实践、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首要原则。 1.2 注重培养康复思维的原则 康复医学同临床医学相比有其自身的特点。临床医学着眼于器官、组织的损害,即残损(imp airment),而康复医学着眼于个体功能及社会适应性,即残疾(disability)和残障(handica p),故称为“功能医学”。对功能活动而言最重要的是独立性和适应性,从康复角度研究和 处理功能的评估、训练、代偿和适应是康复医学的思维方式。通过预防和矫正继发性功能障 碍,加强健康器官的代偿功能,应用适应性器械增进能力以及调整生活和职业环境以利残余 功能的发挥等手段来提高功能水平,这种以提高功能为着眼点的思维方式贯穿于康复医疗的 全过程。如脑卒中患者早期的关节被动运动、预防关节挛缩为今后肢体活动打下基础;患肢 的促通技术、转移训练提高了日常生活能力;患足下垂的支具矫正改善了步态而健侧上肢的 代偿使生活自理成为可能。在培训中,结合实践培养以功能为中心的康复思维方式是掌握本 专业本质的关键所在。 1.3 注重自学为主的原则 国际发展组织认为“新的教育精神是使个人成为他自己文化进步的主人和创造者。”自学, 尤 其是帮助下的自学,在任何教育体系中都具有无可替代的价值。在培训中,采用专题讲座活 动带动住院医师对本专业知识进行系统、深入的自学。通过课题设计及工作开展促进医师对 资料的查阅、分析及科研实践从而提高科研能力。在培训过程中,注重以课程自学为主体, 以教学大纲为指导,通过康复实践及科研开展使知识得以转化和提高,增强自学动力和能力 。 鉴于康复医学与临床医学的关系,在自学中要注重两者的有机结合,首先是临床“三基”要 过硬,这是行医之本,而康复评定是康复医学的主要内容之一,是制定方案、疗效评估及科 研的依据,须认真加以学习和应用。另外,现代康复理论多来自西方国家的康复理论和技术 ,故英语水平举足轻重。临床基础、康复评定和英语这三关要靠平时的积累和努力来通过, 是自学中的重点。自学过程中同样强调理论联系实际。通过查房、小组工作会议及参与治疗 工作等形式使书本知识转化为应用能力,全面提高医疗、教学和科研水平。
2 康复医学专业住院医师培训实施方案
培训方案包括三方面内容:一是制定教学大纲;二是开展专题讲座;三是考核与质量评估。 教学大纲涵盖了康复医学的主要内容,以国家医政司组织编写的康复医学诊疗规范为基础制 定学习要求,指导学习。 专题讲座以有经验的教授、讲师为主体,针对康复医学主要内容及进展授课,使医师掌握相 应病种的评定和治疗原则,了解国内外进展。专题讲座是住院医师培训的主体内容,是指 导自学和实践的重要手段。通过各种教学媒体有组织、有计划的定期讲座,既可抓住重点又 可由点到线使知识系统化。同时,授课医师丰富的临床及教学经验对培训都是极其珍贵的, 对更新知识和开展科研都有指导意义。
[1] [2] 下一页 上一个医学论文: 建立适应21世纪康复医学发展的计算机网络系统 下一个医学论文: 拐杖支脚垫的结构分析及设计方案的改进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