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绿色健康网 >> 医学论文 >> 临床医学论文 >> 正文  

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患者排尿功能训练效果观察

练观察期的第1 d所测结果为训练前,第2周末所测为训练后。
2.2 结果
  训练2周后膀胱残余尿量较训练前明显减少,排尿障碍明显减轻,见表1,表2。


表1 训练前后膀胱残余尿量比较(例)


  ≤100 ml >100 ml >200 ml >300 ml
训练前
训练后 7
51 21
16 17
5 28
1

  χ2=65.74  P<0.005
表2 训练前后排尿障碍比较(例)


  正常 轻度 中度 重度
训练前
训练后 0
52 28
18 26
3 19
0

  χ2=91.42  P<0.005

  16例留置尿管病人经训练后11例6 d、3例7 d、2例9 d拔取尿管恢复自主排尿,继续进行膀胱功能训练2周,除1例残余尿量250 ml伴中度排尿障碍外,余均恢复正常排尿。
3 讨论
  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患者由于糖尿病神经病变累及交感和副交感神经所致排尿功能障碍。因糖尿病患者长期处于高血糖状态,使传入感觉通道受累,导致腰骶部排尿反射弧敏感性减弱[1]。进行腹肌、会阴部肌肉及体位前倾锻炼,能增加反射性逼尿肌的收缩能力,加强尿道括约肌作用,促使反射弧的敏感性增强;糖尿病由于微血管病变,血流缓慢,营养神经血管的通透性改变,导致神经轴索血运障碍[2],行腹部膀胱区按摩,可促使毛细血管扩张,增加组织血流,改善微循环,刺激末梢神经兴奋,促使支配膀胱的受损神经逐渐恢复;尿意缺乏患者增加水的供给,可使尿量增加致膀胱内压力增高,刺激膀胱壁而产生排尿感觉,引起反射性排尿。2~3 h排尿1次,有意识的控制或引起排尿,可补偿缺乏排尿意识和反射的感觉障碍,刺激并帮助膀胱功能恢复[3]。
  留置导尿患者除膀胱功能训练外,还要加强置管期间的护理,采用密闭式导尿系统及膀胱冲洗法,保持会阴部及尿道口清洁。夹管期间,密切观察膀胱区充盈情况,视膀胱充盈程度随时开放尿管,防止膀胱过度充盈而影响膀胱功能恢复。
参 考 文 献

1 钟学礼,朱禧星主编.临床糖尿病学.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7.244~249
2 鹿惠英,钟成福,金国兴.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诊治探讨.中国糖尿病杂志,1997,5(4):247
3 甘兰君,梅祖懿,林菊英主编.护理学基础.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6.133~134





上一页  [1] [2] 


  • 上一个医学论文:

  • 下一个医学论文:
  • 相关文章
    糖尿康口服液质量控制研究
    深圳市居民糖尿病危险因子与Ⅱ型糖尿病
    血管紧张素原基因M235T分子变异与2型糖
    心理应激对 型糖尿病人糖代谢影响的对
    护理干预对糖尿病病人抑郁焦虑心理的影
    糖尿病患者心脏自主神经功能的检测及其
    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的遗传流行病学研
    糖尿病与血栓形成
    长期应用预混型诺和灵30R人胰岛素治疗
    正常妊娠妇女和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血脂代
    儿童糖尿病谷氨酸脱羧酶抗体水平的观察
    尿微量蛋白及尿酶对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
    肝病伴随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治疗的处理
    Copyright © 2006-2012 绿色健康网(www.gio.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网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