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施他宁治疗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大出血的观察及护理 |
|
邝静霞 陈幼明 邓云珍 中山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传染病科,广州 510630
摘要 探讨生长抑素-施他宁治疗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大出血的疗效,与垂体后叶素作对照,结果显示:施他宁组止血率为85.71%(12/14),垂体后叶素组为50.00%(8/16);施他宁组病死率为14.29%(2/14),垂体后叶素组为50.00%(8/16)。施他宁组疗效明显优于垂体后叶素组。治疗过程中做好心理护理、熟悉药物作用机理和使用方法、严格控制液体滴速、加强饮食护理对提高疗效、减少不良反应起着重要作用。 关键词 施他宁; 食管静脉曲张; 出血; 护理 Key words stilamin; esophageal varicosity; bleeding; nursing
施他宁是人工合成的环状十四肽生长抑素,其化学结构和生物效应与天然生长抑素相同。能选择性收缩内脏血管,使门脉压显著下降,侧支循环血流量显著减少,而由于其高度选择性,故在常规剂量下不会引起冠状动脉强烈收缩而产生心肌缺血等副反应[1],因而可用于治疗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我科于1996年3月至1998年1月应用施他宁(瑞士雪兰诺大药厂生产)治疗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大出血患者14例,与应用垂体后叶素治疗患者16例进行了对照观察,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30例均有肝硬化史1~5年,并经胃镜检查证实为食管静脉曲张。以呕血为主,多伴有黑便,24 h估计出血量1 000~3 000 ml,伴有失血性休克,表现头晕或昏厥、乏力、出冷汗、面色苍白、收缩压≤12 kPa,心率≥100/min,Hb≤80 g/L。随机分为两组,施他宁组14例,垂体后叶素组16例。两组病例在年龄、性别、出血量、食管静脉曲张程度和肝功能Child-Pugh分级等项目用χ2和t检验,P值均大于0.05,无统计学差异,见表1。 1.2 用药方法:两组病例均使用凝血酶、止血敏、止血环酸、VitK1等止血药物。施他宁组合用施他宁,首剂用250 μg静脉推注,继之以250 μg/h的速度持续静脉滴注,维持60~96 h。垂体后叶素组合用垂体后叶素,首次用10 U静脉推注,继之以0.4 U/min的速度静滴,维持48~96 h。 1.3 疗效判断标准:①有效止血。治疗后5 d,呕血、便血停止,低血容量症状改善,大便潜血阴性。②无效止血。治疗后5 d,仍有活动性出血或因出血直接导致死亡。
表1 两 组 病 例 一 般 情 况
组别 例数 年龄 性别 静脉曲张程度 Child-Pugh分级 男 女 中 重 A B C 施他宁组 14 45.3±20.2 14 0 6 8 0 8 6 垂体后叶素组 16 46.0±22.3 14 2 8 8 2 9 5 t 0.09 - - - χ2 - 1.8750 0.1531 2.0254 P >0.05 >0.05 >0.05 >0.05
2 结果 2.1 治疗效果:两组病例在止血率、止血时间、病死率等结果数据用χ2和t检验,P值均<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2.2 副作用观察:施他宁组14例中有1例58岁男性患者于静脉滴注施他宁时感胸闷、心悸、恶心、出冷汗,减慢滴注速度后症状消失;垂体后叶素组16例中有3例出现上述症状,停药后症状消失,4例出现腹痛、便意感,大便次数增加,停药后恢复正常。
表2 两 组 治 疗 效 果 比 较
组 别 例数 有效止血 (例) 止血率 (%) 止血时间 (±s)h 死亡率 (%) 施他宁组 垂体后叶素组 t χ2 P 14 16
12 8
85.71 50.00 - 4.2857 <0.05 24.61±14.97 46.68±21.03 3.34 -
[1] [2] 下一页 上一个医学论文: 烧伤合并吸入性损伤行超声雾化吸入的护理探讨 下一个医学论文: 开颅术后高糖高渗非酮性昏迷病人的观察与护理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