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脱套性断指的临床特点及再植 |
|
2条以上。 1.2.2 指神经重建 本组指神经交叉吻合8指,残指神经移植4指,指神经转位与指背神经吻合6指,二期邻指背神经转位与指神经吻合1指。 1.2.3 肌腱重建 对指屈肌腱自近端撕脱者,常规采用环指屈指浅腱或邻指屈指浅肌腱转位修复,示、小指固有伸肌腱转位修复伸肌腱。 1.2.4 骨关节修复 不全离断者先对骨折断端进行修整或关节对位后克氏针固定。Ⅰ型断指将末节指骨咬除3~5 mm,不用内固定;Ⅱ型断指指骨短缩5~8 mm,做远指间关节融合或骨折间克氏针固定。3~4周后拔除克氏针行功能锻炼。
2 结果 本组27指,共成活22指,失败5指,成活率81.5%。术后出现动脉危象3指,其中手术探查成活1指,2指因小动脉内广泛微血栓形成而截指。静脉危象3指,2例为不全离断指,手术探查均为静脉远段血栓形成,另1指为指背脱套层间血肿压迫血管,3指均失败。17例19指随访6~24个月,功能恢复良好,指腹两点辨别觉为4~7 mm(图1~3)。按断指再植的功能评价〔2〕,优10指,良7指,可2指。
图1 术前 图2 术后 图3 术后3个月
3 讨论 3.1 脱套性损伤的特点 ①断指都为钝性伤,离断指体断面的损伤重,而指体的远端损伤相对较轻。②撕脱损伤的组织如血管、神经、肌腱、骨关节的断面不在一个平面上,同种组织的断面也可不在一个平面。③撕脱的血管神经损伤段较长,指动脉周围常有牵拉伤,血管外膜内外可见瘀血,有血管多段损伤,血管内膜挫伤或断裂。神经多呈马尾状撕脱,该段神经往往难以利用。④脱套指体常有不同程度的挫伤,皮肤可见点片状瘀斑。 3.2 手术适应证 脱套性断指由于严重挤压及牵拉、血管床广泛破坏等,常规方法难以再植,而被列为断指再植的手术禁忌证〔3〕。我们在手术中发现,从指动脉内加压注入肝素盐水,很快见指背静脉内有清水流出,说明整个手指的血管床基本上是完整的,仍有重建血循环的条件。本组23例27指成活22指,获得了较高的成活率,手指的外形和功能恢复满意。我们认为:只要脱套性断指的指体完整,清创后可找到供吻合的血管,应尽量予以再植。 3.3 手术要点 3.3.1 此类断指再植成功的关键是重建良好的血运,其依赖于指体血管床的基本完整,清创指体时用肝素盐水做血管通液试验,决定能否再植。 3.3.2 血管的清创要彻底,注意血管多段损伤的可能,一定要切除至血管内膜正常处,本组2例静脉危象指与损伤静脉切除不够有关。动脉重建采用交叉、移植、邻指动脉转位等方法,拇指还可用掌深弓及桡动脉浅支近端逆转等方法重建。指背静脉缺损者可用血管移植及邻指静脉转位来重建。 3.3.3 该类断指皮肤脱套多在中节以近,指神经多数有不同程度从近端抽出,清创后有部分能直接修复或交叉修复,缺损者可用非重要侧指神经移植修复重要侧指神经。撕脱指神经转位与指背神经吻合〔4〕,也可将指神经移至指背侧埋于皮下并标记,Ⅱ期用邻指非重要侧指背神经转位修复。本组1例拇指再植成活1个月后,用示指尺侧中指桡侧指背神经转位修复,感觉功能恢复良好。
上一页 [1] [2] 上一个医学论文: 骨巨细胞瘤术中加热化疗的研究 下一个医学论文: Apofix椎板钩治疗创伤性寰枢椎不稳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