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坐骨神经痛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
|
诊断学价值较高。但也应注意某些因素对这些检查结果的影响: 如直腿抬高试验在年轻患者应注意与绳肌紧张相鉴别〔6〕, 而在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严重程度则明显减轻〔7〕。 1.2.2.2 肌力 应着重检查足趾与踝关节的背屈和跖屈肌力, 以及伸膝、屈膝、伸髋、屈髋等肌力。当L4神经根损害时多可发现有伸膝无力, L5神经根损害时常出现患侧拇趾背屈无力,而S1神经根损害则可表现为提踵无力。与此同时还应注意有无肌萎缩及肌张力改变。 1.2.2.3 感觉 以往临床上对于坐骨神经痛患者的感觉检查并未引起足够重视, 文献中对于腰骶神经根感觉分布区的记载不仅含糊不清而且颇多矛盾之处。实际上, 感觉检查无论是在定性诊断还是在定位诊断方面都可提供有力的依据〔8〕, 根据感觉障碍区分布的范围及形状还可对坐骨神经痛作进一步分型。作者曾对166名因腰椎间盘突出症引起L4~S1单根神经根损害的患者进行检查, 记录其下肢感觉障碍区的范围, 结果表明L4神经根损害皮肤感觉障碍区以膝及小腿内侧最为常见, L5神经根损害感觉障碍区以足背第1、2趾之间最为常见, S1神经根损害感觉障碍区以足底最外侧最为常见〔9〕。但不少教科书或专著中并未见有关于腰骶神经根感觉分布区的记载, 文献中对此问题的描述也相差较大。其可能原因为: (1)腰骶部脊神经在形成坐骨神经过程中出现了较为复杂的分支和合并的情况, 坐骨神经内含有来自数节脊神经的纤维, 而这些脊神经的纤维亦可分布至坐骨神经以外的周围神经内, 因此有可能出现将周围神经的皮肤感觉区与皮节相混淆的错误。(2)神经根损害所导致的无菌性炎症扩散至邻近的神经根。(3)腰骶神经根变异引起了不确切的神经学征象。(4)神经根发生损害后其痛觉的完全丧失往往仅限于由该神经根单独支配的很小范围, 即所谓自主区(autonomous zone), 这一范围要小于该神经根的解剖分布区, 临床上检查时容易将二者混淆。而自主区随病程的延长由于自身的再生修复或相邻神经纤维的长入有逐渐缩小的趋势, 因而难免对检查结果产生影响。实际上根据作者研究结果自主区的检查比一般感觉障碍区的检查更具有诊断价值, 对腰骶神经根自主区作感觉检查使得诊断过程更为简便, 结果也更为可靠。研究中还发现部分患者感觉障碍范围并非相应神经根的自主区, 这可能与腰骶神经根的解剖变异有关, 临床检查时应注意这一问题。
上一页 [1] [2] 上一个医学论文: 大剂量促肝细胞生长素治疗重型肝炎疗效评价 下一个医学论文: 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早期功能康复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