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胰岛素联合治疗磺脲类药物继发性失效 型糖尿病的疗效观察 |
|
俞钟明 孙平
【摘 要】 目的:比较胰岛素联合治疗和单用胰岛素治疗磺脲类药物(SU)继发性失效Ⅱ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方法:将SU继发性失效Ⅱ型糖尿病患者4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0例,在原口服降糖药物基础上,加每日三餐前皮下注射优泌林。对照组20例,停用原口服降糖药,每日三餐前皮下注射优泌林。疗程3个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血糖均得到较好控制。治疗组C肽分泌峰值明显提前,并较基础升高达4倍以上,显著优于对照组。同时治疗组外源性胰岛素用量较对照组节省29.3%。结论:提示SU与胰岛素联合治疗优于单用胰岛素疗法。 【关键词】 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 胰岛素
磺脲类药物(Sulfonyluvea,SU)继发失效是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non-insulin-dependent-diabetes-mellitas,NIDDM)治疗中较为棘手的问题,以往多主张直接应用胰岛素治疗,而近年来随着对SU胰外作用的进一步了解,不少学者提出了SU与胰岛素的联合治疗方案[1],我们试用胰岛素联合治疗20例SU继发失效的NIDDM,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和方法
1.1 临床资料 40例NIDDM患者,均符合1985年WHO糖尿病诊断标准,其中男22例,女18例;年龄40~71岁,平均53.5岁;病程1~12年,平均4.7年;体重指数18.5~29.5kg/m2,平均23.5kg/m2。所有患者均曾口服一种SU(包括与双胍类及阿卡波糖或它们不同组合)至少半年血糖控制良好。失效指在合理饮食控制和适度运动条件下以最大剂量地服用另一种SU(包括与双胍类及阿卡波糖或它们不同组合)1个月,空腹血浆葡萄糖≥10.0mmol/L,餐后2小时血糖≥11.1mmol/L,HbAIC>9.5%。 1.2 方法 将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20例,对照组20例,两组间性别、年龄、病程、体重指数等均无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两组患者均给予严格的饮食控制和适度运动,治疗组继续口服原剂量SU(包括与双胍类及阿卡波糖或它们的不同组合),每日三餐前皮下注射优泌林(人工基因合成人胰岛素,由美国礼来公司生产);对照组停用所有降糖药,每日三餐前皮下注射优泌林。两组分别根据血糖和尿糖变化情况逐渐将胰岛素用量调节至最小有效维持量,满意控制血糖。治疗前和治疗后3个月均做馒头餐试验,测空腹(0h),餐后1小时(1h),2小时(2h),3小时(3h)血糖、C肽。血糖采用氧化酶法检测静脉血、C肽采用化学发光法。数据经统计学处理,结果以均值±标准差(±s)表示,显著性测验用t检验。
2 结 果
2.1 治疗前后血糖、C肽变化分别见表1、表2。 2.2 两组患者外源性胰岛素用量比较 治疗组外源性胰岛素最小有效维持量为每日(24.5±6.3)IU,对照组每日为(34.7±7.8)IU。治疗组胰岛素用量较对照组节省29.3%,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1例,对照组2例发生低血糖反应,余未见不良反应。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糖变化(±s,mmol/L)
分 组 治 疗 前 治 疗 后 0h 1h 2h 3h 0h 1h 2h 3h 治疗组 13.29±3.17 17.15±4.51 15.61±4.13 14.27±3.62 6.72±1.62 8.78±2.30 7.42±2.12 6.83±1.91
对照组 12.89±3.49 17.26±4.53 15.78±4.25 14.25±3.57 6.97±1.83 8.39±2.29 7.43±2.10 7.02±1.89 t 值 1.029 1.193 1.327 1.489 1.567 1.512 1.912 1.781
P 值 <0.05 <0.05 <0.05 <0.0[1] [2] 下一页 上一个医学论文: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42例临床分析 下一个医学论文: 应用新技术对急性髓系白血病骨髓基质细胞粘附分子ICAM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