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绿色健康网 >> 医学论文 >> 临床医学论文 >> 正文  

肺心病并发快速心律失常34例治疗体会

马红 张七一 王照彦 崔凤红

  心律失常是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肺心病)常见并发症,如无明显自觉症状及血流动力学影响,多不做特殊处理,但快速心律失常可诱发和加重心力衰竭,严重影响患者预后,所以应及时控制。由于肺心病患者多伴有低氧血症和心功能不全,抗心律失常药物在临床应用上受到一定限制。我们探讨西地兰与维拉帕米(异搏定)对治疗肺心病快速室上性心律失常的疗效。

1 对象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所有34例病例均为我院1994~1998年住院患者,均符合1980年全国第三次肺心病专业会议制订的诊断标准。其中男20例,女14例,年龄54~82岁,平均65岁。34例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低氧血症,心功能按NYHA分级为Ⅱ~Ⅳ级,血钾3.3~4.7mmol/L,无长期应用洋地黄类药物史,基础心律为窦性心律。
1.2 心律失常类型 快速心房纤颤13例,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11例,紊乱性房性心动过速10例。心室率146~182次/分,平均158.4次/分。
1.3 治疗方法 给予吸氧、抗炎、解痉平喘、利尿和改善心功能的同时,首选西地兰0.2~0.4mg加入生理盐水20ml中静脉缓慢注射,观察30分钟,若心室率无减慢,临床症状无改善者,再给予异搏定5mg溶于20ml生理盐水中缓慢静推。应用心电监护仪观察用药前后心室率变化情况。

2 结  果

  有9例房颤患者,3例室上速患者和1例房速患者应用西地兰后转复为窦性心律。另外21例患者在加用异搏定后,房颤和室上速患者转为窦性心律,房速患者心动过速得到控制。用药60分钟后平均心室率由158.4次/分下降至121次/分。患者心悸、喘息症状明显减轻,心功能改善。所有患者未出现血压下降和心力衰竭加重。

3 讨  论

  引起肺心病心律失常的基本因素是心脏器质性损害与心肌代谢紊乱、电生理改变。肺心病患者常合并有低氧血症和高碳酸血症,可引起肺小动脉收缩或痉挛,导致肺动脉高压,右室舒张末压和右房压增高,刺激右房压力感受器产生心律失常[1]。心脏传导系统也有不同程度损害,这些器质性改变可造成传导与应激性不一致,并可形成折返激动,造成严重心律失常。肺心病与心律失常的发生机制有其自身的特点,在治疗上与其他心脏病有所差异,一旦出现心律失常,常危及患者生命,加重心力衰竭。控制心律失常是纠正心力衰竭的关键措施之一[2]。在常规治疗的同时,应尽快控制心室率,转复心律。西地兰既是强心剂,又可作为抗心律失常药物应用,对快速房颤复律效果好。室上性心动过速多由折返机制引起,异搏定的主要作用是打断折返环的房室结或房室结的慢径路,异搏定对室上性心动过速和房性心动过速疗效好。但异搏定有负性肌力作用,而肺心病的心律失常多在心衰时出现,单用异搏定易加重心衰。应用西地兰强心治疗后,其正性肌力作用可以减轻异搏定的副作用,二者联用疗效好。本文所有病例用药后未发现心衰加重和房室传导阻滞现象。

马红(266011青岛市市立医院)
张七一(266011青岛市市立医院)
王照彦(266011青岛市市立医院)
崔凤红(266011青岛市市立医院)

  参 考 文 献

1,杨云生.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急性期并发心律失常87例临床分析.综合临床医学,1996,12(4):185
2,阎波,戴行锷主编.中华急诊医学理论与实践.北京:学苑出版社,1997.325~326
3,张成笃,等.肺心病合并心律失常.新医学,1992,23(1):602


  • 上一个医学论文:

  • 下一个医学论文:
  • 相关文章
    影响心电图运动试验对冠心病诊断的因素
    国际眼病中心病房管理体制探讨
    冠心病患者血浆心钠素水平与左房功能变
     纤维蛋白原基因启动子区Hae 多态性和
    冠心病的自我保健疗法
    小儿先心病室间隔缺损Amplatzer封堵术
    冠心病患者负性情绪的心理干预及其意义
    雌激素替代疗法对绝经后冠心病患者及正
    中国人群2型糖尿病患者付氧酶基因多态
    慢性肺心病并肝功能受损43例临床分析
    Lipo PGE1对冠心病患者红细胞最大变形
    心血通对冠心病患者血浆降钙素基因相关
    心血通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及心功能不全的
    Copyright © 2006-2012 绿色健康网(www.gio.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网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